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从钱江源头到东海之滨,从太湖岸边到浙南山区,浙江在“八八战略”指引下,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绘就了一幅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画卷。
“十三五”以来,浙江经济呈高速发展态势,GDP从2015年的4.3万亿元跃升至2019年的6万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的35537元跃升至2019年的49899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标”(国家统计局对接全国“十三五”规划而统一设定的目标值)实现度从2015年的85.8%提升至2019年的98.7%,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圆满收官。
人民网浙江频道推出卫星图看浙江“十三五”报道,从太空俯瞰浙江,带大家从另一种视角感受“十三五”期间浙江的城乡之变、发展之美。
数字经济先行地——杭州
作为国内领先的数字化城市样本,“十三五”期间,杭州奋力争先,为全国、全省数字经济发展探路试点。
2019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1296亿元,同比增长19.4%;增加值3795亿元,同比增长15.1%,占GDP比重24.7%,高于全省0.6个百分点,占全省比重达61%;数字经济制造业实现增加值896亿元,同比增长14.8%。
“十三五”期间,杭州大力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建成了一批创新创业重大平台。其中,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启动建设四年多来,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2.1%,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1.9%,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是全省的2.5倍,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四分之一。
杭州大力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杭州城市大脑起步于2016年4月,以交通领域为突破口,开启了利用大数据改善城市交通的探索,如今已迈出了从“治堵”向“治城”跨越的步伐,取得了许多阶段性成果。目前杭州城市大脑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已形成11大系统、48个场景同步推进的良好局面。
杭州大力推动智能制造发展。2019年,杭州组织开展制造业数字化改造行动,实施智能制造攻关项目139个、推广项目1093个,新增上云企业超过1.5万家。
杭州“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积极推进西湖大学、湖畔大学和浙江工程师学院建设,形成一批高水平高等教育设施。西湖大学于2018年2月14日正式获教育部批准设立,首任校长由施一公担任。学校按照“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的办学定位,致力于集聚一流师资、打造一流学科、培育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努力为国家科教兴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突出贡献。
“十三五”期间,杭州规划投资约269亿元,全面完成奥体中心主要场馆建设,科学规划建设亚运村,统筹推进新场馆建设和存量场馆改造。目前,2022年亚运会53个场馆建设工作正在进行中。亚运会期间,53个场馆将进行40个项目的竞赛。
着眼于提高路网通行能力,杭州“十三五”期间规划投资809亿元,重点实施28个项目,全面实施“畅通西部”三年行动计划。2019年,铁路杭州西站枢纽暨湖杭铁路开工建设,地铁5号线、16号线和铁路杭州南站建成。城市快速路加速成网,绕城西复线、金建高速、千黄高速等项目加快推进。
“十三五”期间,杭州大力发展智慧农业、休闲观光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循环农业,乡村振兴扎实推进。2019年,全市所有行政村总收入均达到30万元,经营性收入均达到10万元,经营性收入20万元以上村占比70%以上。
“十三五”期间,杭州继续推进“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实现绿道全线贯通。钱塘江滨绿道起于聚首河,至江东大桥,全长约16.2公里。这里融休闲、观景、娱乐和生态于一体,形成了可走、可跑、可骑的慢行系统,大大提升了城市品位。
围绕“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建设,“十三五”期间杭州重点实施21个项目,着力构建“一核两极、两轴两带、全域发展”的大杭州旅游休闲空间格局。2019年杭州市接待游客超过20276万人次,同比增长1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