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巴基斯坦白沙瓦—卡拉奇高速公路苏库尔至木尔坦段(“苏木段”高速公路)正式移交通车。这是中巴经济走廊最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由中国企业承建,它把苏库尔和木尔坦两地行车时间从11个小时缩短至4小时左右。
这是中国推动构建全球交通命运共同体的一个生动案例。正如中国政府22日发布的《中国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白皮书(下称《白皮书》)所说,中国认真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积极参与全球交通治理,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为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要致富,先修路。”这句中国俗语道出了交通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截至2019年底,中国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3.9万公里,其中高铁超过3.5万公里,居世界第一;公路里程501.3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5万公里,居世界第一;在建和在役公路桥梁、隧道总规模世界第一;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白皮书》列出的多个“第一”表明,如今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交通大国,正在向交通强国迈进。
△巴基斯坦拉合尔轨道交通橙线项目正式开通运营
“一花独放不是春。”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在推进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不断深化与各国在交通领域的合作,为全球交通发展和经济发展注入力量。
这其中,“一带一路”建设发挥的作用令世界印象深刻。以“苏木段”高速公路为例,不仅极大方便当地民众出行,还将增加沿途椰枣等经济作物主产区的民众收入。当地杧果出口商说:“这条公路将给物流运输带来极大便利。相信我们的生意会越做越好。”
目前,在有关国家共同努力下,中国按照共建“一带一路”合作重点和空间布局提出的“六廊六路多国多港”合作框架基本形成。中国企业参与建成蒙内铁路、亚吉铁路等;中欧班列通达21个欧洲国家的92个城市;合作建成一系列公路、桥梁项目,参与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等海外港口的建设和运营……《白皮书》列举的一系列项目显示,“六廊六路多国多港”带来跨区域资源要素的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帮助各国、各地区发挥资源禀赋,实现联动发展。
作为多边主义的坚定支持者,中国还积极推动全球交通治理体系变革。从加入近120项交通运输领域多边条约,到积极参与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铁路合作组织、国际民航组织等国际组织事务,再到多次当选或连任国际海事组织A类理事国、万国邮政联盟相关理事会理事国,《白皮书》显示,中国始终认真履行国际责任和义务,不断扩大交通开放合作的“朋友圈”,在全球减贫、污染防治、经济发展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特别是在今年疫情之下,中国全力保障抗疫援助物资的运输,有力促进了全球团结抗疫与经济恢复。截至目前,中国已向150个国家和7个国际组织提供294批次抗疫物资援助和支持,向33个国家派出援外医疗专家组35队262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中国提供的交通领域保障对全球抗疫尤为珍贵。
按照规划,中国到2035年将基本建成交通强国。可以预见,一个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中国,将不断推动交通高质量发展, 推进全球互联互通,促进各国民心相通,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现应有的“中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