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社会读懂当代水墨?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当代水墨研究中心成立-LMLPHP

图说:展览现场 官方图

“水墨是不是就等于中国画?”“如何评价改革开放40年来,艺术家在当代水墨中的探索?”“如何评价当代水墨的历史地位,阐明其历史贡献?”这些问题始终在艺术领域内纠缠不清。近日,“中国当代艺术转型期的水墨探索第一回展:2020水墨艺术实验研究展”在上海宝龙美术馆开幕,同时也意味着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当代水墨研究中心的揭幕,诸多多年来专注于水墨领域创作的艺术家、学者籍由该展览展示自己的创作,畅谈当代水墨作品如何全球化的观点。

展览展出了35位艺术家共66件作品,其中多位艺术家最初进入创作的媒介并非是水墨,而在这个展览里,他们经过多种途径,把在这一年特定环境中的种种变化和出现的人文心理都统一到了水墨——最终同一个目的地,展示了具有社会批判精神与反省当代文化的当代力作品。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从学科发展、当代创作以及学科优势等角度出发,希望通过中心的建立关注中国水墨的当代性探索动向,为当代水墨的开放性提供一流的学术平台,以此来推动当代水墨的发展。

如何让社会读懂当代水墨?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当代水墨研究中心成立-LMLPHP

图说:展览现场 官方图

“当代水墨一路走过来,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扩大,将来当代水墨就是中国人的当代艺术。在中国人的当代艺术里,重要的是艺术、文化精神,而文化精神远没有被当代人类、当代社会充分认识到。我们的当代水墨就是要弘扬这样一种文化精神。”艺术理论家皮道坚首先给当代水墨的范畴下了定义。

之前学油画的艺术家张方白认为自己进入到现代水墨的创作之后,发现水墨既要面对传统——中国古代的传统经典水墨画,又要面对西方当代话语权,还要面对与大众沟通。“但是当代水墨的开放性可以使之与许多艺术形式结合,比如进入到装置艺术、影像艺术中,也会产生新的艺术,艺术一定是求新和变化的。”

“成立当代水墨研究中心,其目的就是要推动当代水墨的创新性发展,塑造中国本土的、原创性的当代艺术,这是我们的宗旨和目标。”作为展览的学术主持,张晓凌认为,自晚明以来,中国水墨一直处在不断变革、维新的发展逻辑中,它推动着每一位从事水墨创作的艺术家不断创新。可以说,近现代以来,中国画数百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创造、不断维新的历史。

张晓凌也认为,水墨在当下确实面临着三重压力:一是来自于传统;二是来自于新媒体艺术;三是来自于社会。他说:“中国拥有5000年的文明和绘画传统,1000多年的文人水墨艺术史,这样一个传统如何在当下语境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一个巨大的课题。随着新媒体艺术的崛起,当代水墨是否有其生存空间,它如何发展,如何形成自己的当代话语体系,又是一个巨大的拷问。因此,我主张‘当代水墨’是开放性结构,它可以和任何一种新媒介融合、互动,产生全新的当代艺术样式。第三重压力是来自于社会,今天的当代艺术总体而言是在精英小圈子、在学院体系之内的活动。如何把当代水墨这样一种新的艺术形态推向社会,让老百姓能享受到当代水墨所带来的美学愉悦,让当代水墨成为普及性的艺术样式,这也是我们要面对的问题。虽然面临重重压力,但我们要坚信,有压力,才有裂变,才有新生。”

12-28 1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