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上海轨交、京沪高铁颁出“静音令”后,上海公交主干线路——中运量71路拟推出车厢“静音”公约。这项《车厢文明“静音”公约》共计8项条款,包括:请勿在车厢内将电子设备声音外放;请勿在车厢内大声喧哗、吵闹;请勿在车厢内大声接打电话等。

新民快评|71路推“静音”公约管束力有多大?-LMLPHP

图说:中运量71路车厢内。陈梦泽 摄

轨交、高铁等一推出“静音令”或“静音车厢”,就纷纷受到好评,这说明很多乘客“苦手机外放久矣”,早就想得个安静。给人带来困扰的还包括大声聊天、大声打电话、纵容孩子嬉戏打闹等不顾及他人的行为,出台规则约束此类行为,越来越成为一种共识。

有市民担心,“静音”公约更像一种倡议,缺乏惩罚机制,执行力度恐怕很难保证。这样的担心不无道理,不过,也应该看到,“立规矩”本身就是一种约束性力量。“立规矩”能够体现在特定问题上的社会共识,让本来没有意识到的人认识到公共场合的行为边界,也能形成一种外部压力,督促人们检视自己的行为。从操作性上说,他人劝阻时也会更有底气。这种约束,对大多数人是有效的。同时,习惯的养成需要时间,“静音”习惯也是如此,需要持续的倡议和引导。

当然,总会有个别不听劝阻者。近日,上海轨交5号线车厢内,一中年男子手机外放,在遭到劝阻后非但不听,还动手划伤劝阻者面部,最终因殴打他人被行政拘留。在上海轨交上,禁止电子设备声音外放以宣传、劝阻为主,如果劝阻不成,态度恶劣的,再送轨交公安处理。公交车的“静音”公约在执行上确有难点,但《上海市公共汽车和电车乘坐规则》规定:凡扰乱公共秩序、危害交通安全、损坏车辆和车站设备,侮辱、殴打、伤害客运从业人员和乘客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这一《乘坐规则》有效期至2021年6月25日止,新版中不妨加入与“静音”有关的规定。

保持安静,为的是尽量不影响他人,体现的是个人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氛围。在公共场合约束自我、顾及他人,靠他律更靠自觉,最终每个人都会从这种文明有礼的环境中受益。

纪玉/文

12-29 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