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四面八方的公共数据汇集到大数据平台,就像一条条小河汇流到湖泊中,如果有一小部分的水出了问题,也会污染整个信息水系,造成严重的安全问题。”

2018年4月,上海成立市大数据中心,在全市公共数据统一集中管理的基础上,打造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上海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兼执行院长张涛甫对上海公共数据安全治理的关注,也始于此时。

阿拉身边的代表|市人大代表张涛甫:通过立法强化个人信息保护-LMLPHP

图说:上海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张涛甫。陶磊 摄

上海智慧城市建设走在国内前列,城市公共数据的内容也在海量增长。已通过市政府数据服务网开放了超过4000项公共数据,基本覆盖44家市级部门的主要业务领域,数据开放工作连续三年排名全国地方政府第一。

公共场所人脸识别、指纹录入等智能应用场景,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管在火车站、飞机场,还是在小区闸道门、街边便利店,公共信息的集纳无处不在。

在调研中,张涛甫发现,公共数据包含大量个人信息,来源往往多元、分散。这些信息如果处于裸露状态,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数据安全风险会被分散在各处,问题也由此而生。“比如人脸识别数据泄露,也就是人们调侃的‘丢脸’了。”

阿拉身边的代表|市人大代表张涛甫:通过立法强化个人信息保护-LMLPHP

图说:张涛甫在和同学交流。陶磊 摄

如何有效管理和保护公共数据?今年上海两会期间,张涛甫提出了这个问题,而后投入几个月时间,调研了市大数据中心、市委网信办、市经信委、市公安局等相关部门,并在11月向市人大提交了一份关于上海市公共数据安全的调研报告,提议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须加大公共数据管理的立法工作,同时建立起公共数据安全标准,让公共数据安全由政府主导。

作为人大代表,张涛甫的建议是为打造一座更加安全的智慧城市,“这不仅涉及个体,更重要的是,在公共信息管理的过程中,让公权力更好地保护好公民的信息安全。”

见习记者 吕倩雯

12-30 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