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一个农民,一辈子就想干好一件事,就是把五常大米种好、卖好。”47岁的乔文志说,“2020年东北地区遭受三场台风侵袭,我们新品种的抗倒伏性得到了验证,品种的改良为稻米丰收奠定了基础。”
提起乔文志,粮油行业以外的人可能不熟悉,但提起五常大米,几乎是家喻户晓。在五常大米品牌发展中,乔文志功不可没。如今,乔文志不仅是2020年“全国十佳农民”,还是黑龙江省五常市杜家王家屯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五常市乔府大院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合作社是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企业则是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
加工出最好的大米
“创业之初,我揣着2万元到北京卖五常大米。当年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觉得五常大米好,我要把它卖个好价钱。不过,当时的五常大米杂质多,也没有自己的品牌。”乔文志回忆,为了加工出最好的大米,他跑遍全国,引进山东日照、杭州萧山、湖南郴州等地稻米加工设备,并集成研发出一条国内领先的稻米加工生产线,建起了第一个现代化厂房。果然,用新设备加工出的五常大米很受客户欢迎。
消费者觉得五常大米好吃,这与它的地域、土质、气候、环境、品种分不开。因此,市场上出现大量仿冒品牌,还有一些东北产的相近品种也打着五常大米的旗号销售,这令五常当地的很多大米生产企业陷入了尴尬。只做大米加工,很难从源头上保证稻米的“真”与“好”,如何让消费者确信他们买到的是真正的五常大米成为乔文志面对的一道难题。
一番调查走访后,乔文志认识到,要做好的农产品,就要从全产业链上着眼谋划,把各环节串珠成链。“我们从源头抓起,从培育良种、建设基地开始,实现标准化种植,进行有机食品认证和绿色食品认证,按照认证的标准统一生产、种植和管理。”乔文志说,他还引入溯源体系,实现一品一码,即使远在万里之遥,人们坐在家中也能利用手机,清楚地看到水稻生长全过程。
育种是好米的源头。一个有竞争力的粮食企业,也要有自己最具竞争力的品种,这样产业发展才能有不可替代性。2010年,乔文志发现五常普遍种植的“稻花香2号”品种逐渐退化,不仅倒伏严重,口感也有损失。他成立乔府大院种业公司,聘请“稻花香2号”研发人之一、“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项文秀为总经理,与中科院合作,开发和改良稻种,成功完成了“稻花香2号”的提纯复壮和“中科”系列新型优质水稻品种的培育,为东北水稻品质提升打开了新窗口。
有了良种,还要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他带领当地农民成立了五常市杜家王家屯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把附近8个村的5万亩土地集中在一起,实行连片种植。合作社探索搭建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鼓励农民用资金和土地入股合作社。小农户接入大产业,再借助数字农业科技,基地实现了水稻种植管理现代化。
把品牌做强做优
一产起步,接二连三。近年来,农村产业融合成为趋势,“农田变景区”深受市民欢迎。乔文志也没有放过这个机会,他建设乔府大院稻花香生态体验区,这里不仅有稻田观景台、观光长廊,还是五常市中小学生农业实践教育基地。基地每年设计、种植不同内容的稻田画,并根据水稻生长周期,举办插秧节、稻花节和开镰节活动,创建稻米文化馆,每年都有大批学生和游客来此体验农耕文化。后来,五常市稻花香生态体验区也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示范企业(园区)”。
有了产业的根基,乔文志又在谋划企业更长远的发展——把品牌做强做优。近两年来,他不断进行产品升级,用品牌的力量扩大稻米的价值。他带领企业进行全国布局,进军200多个城市,在多个省份建立营销分公司,进驻永辉、大润发等生鲜超市,成为海底捞、鹿港等餐饮品牌的供应商。
稻米加工是一项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的产业。20余年来,乔府大院采用流转、入社、领办农民持股公司等形式,建立了40万亩水稻种植基地,每年以高出市场价格收购村民优质稻谷,带动周边11个乡镇35个村、8000多户农民累计增收近亿元。通过产业工人转型模式,拉动1000多人就业。
“坚持全产业链发展理念,越做产业链条越长,难度越大,责任也越大。如今,我国农业已经有了现代化发展雏形,农民也成为职业农民和产业工人。在发展的路上,我将用科技为五常大米的品牌发展插上翅膀。”展望未来,乔文志对农业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