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2021年的第一天发现,原先奶茶店、快餐店、烘焙咖啡店提供的一次性塑料吸管不见了,它们或被换成了纸质吸管,或被改成了聚乳酸可降解吸管,还有的被可以直接饮用的杯盖代替了。原来,“升级版限塑令”1月1日起正式上路,这可是一件与咱老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大事。
“限塑令”大家并不陌生,国务院办公厅早在2008年就发布过,规定当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
时隔12年,“限塑令”再度升级。2020年1月,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规定到2020年底,全国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
对于“限塑”这件事,全国各地一直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每一个普通的消费者和相关行业,也都在这场“环保战役”中改变着自己。经验告诉我们,“升级版限塑令”需要“合力”,它有很细小的要求,比如希望每个消费者都能自备购物袋;它也有较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比如希望人人都有一颗环保的心。
“限塑令”的落地,必须从源头抓起,这是对国家相关部门提出的要求,包括切实落实好相关制度,从源头上控制一次性塑料袋、塑料吸管等的生产,同时在流通环节加强对商超、餐饮企业的监管,如此方可从根本上切断塑料制品流通的渠道。
我们看到,“升级版限塑令”发布一年来,上海、浙江、江苏、云南、贵州等多地都曾发布过具体的方案要求。其实,在强制措施之外,相关部门还有很多软性的工作可做,比如对执行禁令到位的商家给予相关的扶持政策,比如鼓励志愿者更多地参与到限塑工作中,再比如用积分奖励的方式鼓励消费者更多地使用环保产品。
“升级版限塑令”在新年伊始之际得到了较好的落实,但在农贸市场、路边摊贩等地方,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使用仍然随处可见。除了成本原因,有些替代品存在遇水易化、遇热易软、汤汁渗透等现象也是问题所在。如何研发出既符合政策规定,又成本适中、使用方便的代替品,需要生产企业多下力气。一个基本的认知是:环境污染早已是全球性的问题,限塑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任何企业和商家都无法阻止,若要生存,就必须尽快找到替代用品。
我们已经看到,“限塑令”催生了许多聪明的商家。你是否用过随商品赠送的无纺布袋?它们就像一个个流动的广告牌,既取悦了消费者,又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你是否在超市收银区遇到过暖心的标语?只是几句唠嗑的闲话,也能成就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你是否知道塑料袋新大户——快递行业的新习惯也正在形成中?很多快递公司如今使用的环保袋虽然成本较高,但可以循环使用,长期来看反而节约了包装成本。你又是否在网购生鲜产品时发现,原来的泡沫箱、铝箔袋被一种冷链循环保温箱代替,而且“送货不送箱”?因为那些箱子还要回收使用,冷链的环保举措也硬核了起来……
至于我们这些普通的消费者,绿色消费理念往往是从很多很小的细节上体现出来的。想一想,你是否在外卖平台上注意过“无需餐具”的选项并自觉勾选?你是否已经养成了随身携带环保袋的习惯?你是否知道在用完可降解吸管后不能随意丢弃?又是否打算在喝奶茶时自备一根竹子、玻璃或是不锈钢材质的吸管?
总之,人人都要自备一颗环保的心,是“升级版限塑令”的最高也是最低要求。一次性塑料制品对环境的影响已不容忽视,“限塑令”的升级,也需要公众意识一起升级,需要消费者、生产企业、商家、国家有关部门形成合力,去共同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