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科不再坐“冷板凳” 上海15高校232项成果获高校科研优秀成果人文社科奖-LMLPHP

四年一度的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科奖获奖名单日前公布,上海15所高校共232项成果获奖。值得一提的是,透过这份获奖名单可以发现,以前被视为“冷门”的人文学科已经不再坐“冷板凳”,更有一批人文成果是国家发展密切相关的社会急需、民生急需问题。

复旦此次摘获一等奖的9个项目,多是数十年磨一剑的产物。如,裘锡圭先生的“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自上世纪80年代就已开始,王水照先生的《王安石全集》是集合了两岸近30年的研究成果,而刘放桐先生的获奖项目“杜威全集”前后已进行20多年。再如周振鹤先生的“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吴松弟教授的“中国近代经济地理”等项目,都可说是倾注了学者的半生积累,同时,这些研究在结出学术硕果的同时,也已进入应用领域。

上海交通大学是传统的理工科强校,近年来在人文社会科学建设亦成绩斐然,此次40项成果获奖,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九位。陆铭教授的成果“城市、区域和国家发展——空间政治经济学的现在与未来”为城市治理提供了学术支撑;江志斌教授的成果“服务型制造运作管理”已经在实践中使用,并收到良好成效;程兆奇教授的成果“东京审判:为了世界和平”不仅在国际学术界有重要价值,更是成为在社会上有影响力的科普读物。

还有一批获奖成果直接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参考。比如,同济大学杜欢政教授的“中国绿色发展创新体系研究”,上海体育学院陈佩杰的“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不容乐观亟待重视”和黄海燕的“中国体育产业系列政策研究”等等。

人文社科研究与自然科学研究相比,表面上看似乎并不实用,实则塑造人文环境、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大有用处,其自身具有特点和规律,就是“慢”和“冷”,需要学者潜心做学问,耐得住寂寞。也许是几十年发表一篇论文,需要高校建立与之匹配的评价体系。研究不以文章篇数论英雄,不以短时间内的转载量论高低。

本年度的这份获奖名单,还出现一股新气象:传统的人文社科正与大数据、人工智能、信息科学等新兴学科交叉,人文研究越来越贴近实际。人文研究也成为解决国计民生问题的重要抓手。

01-05 0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