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里如何用合适的音量说话?老师们展开了一场讨论……-LMLPHP

图说:不同学科老师在进行头脑风暴 记者 陆梓华 摄

校园里,该用怎样合适的音量说话?这是个有趣的问题,但是,该如何引导孩子有条有理、思维缜密地展开思考?校园中,老师们先展开了讨论。语文老师说,可以让学生用不同动物的叫声,形容声音响弱;物理老师提出,在做这个调查之前,要引导学生先对声音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并掌握一定测量方法;英语老师建议,可以让学生用英语制订一些“声音使用准则”,让语言活学活用……很快,老师们将“头脑风暴”中产生的金点子,罗列在一大张海报上。

这是记者日前在多所上海市学习素养项目实验校共同参与的“创造源于问题,项目引发思考”工作坊上见到的一幕。来自徐汇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田林中学、包玉刚实验学校、崇明实验中学等项目实验校的老师,共聚和田路小学展开研讨。从2016年起,和田路小学加入了上海市学习素养项目实验学校,进行“基于创造力培养的项目化学习”的研究,学校以“数学改变学校”为项目研究主题,对部编教材和沪编教材数学学科的核心知识进行梳理,对有研究价值的核心知识进行分析,设计有相对应的项目化学习方案;将数学与学校这个真实的生活情境联系,围绕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饮食、学习、竞赛、游戏、交往等活动展开学习设计。例如,学校将数学与科学相融合,设计了《地震来了怎么办?》项目,在将问题抛给学生前,老师需要先考虑,对于地震这个问题你有哪些问题需要了解?当你遇到地震会怎样解决这个实际的问题?你的知识体系能不能支撑你的团队完成这样一个研究?老师们发现,在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中,无论是问题链的设计,还是创意评价的侧重点,都必须与紧密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体系相结合。

首席记者 陆梓华

01-05 1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