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南京东路120号的慈安里大楼,细心的人一定会看到这样一块铭牌:“茅丽瑛烈士遇害处,烈士为支援新四军抗日斗争,展开义卖、义演,募集寒衣,于一九三九年十二月十二日遭敌特暗杀在此遇害。”据记载,茅丽瑛担任主席的中国职业妇女俱乐部位于慈安里大楼内的二楼(另一说是三楼)。

为一个人 逛一座城 | 茅丽瑛在慈安里大楼牺牲-LMLPHP

图说:慈安里大楼 记者 蔡瑾 摄

“时刻准备牺牲”

茅丽瑛1910年生于浙江杭州,幼年家贫,与母亲相依为命。她先后就读于上海的启秀女中与东吴大学法律系,英语流利且多才多艺。

1931年,茅丽瑛考进江海关担任英文打字员。1936年,茅丽瑛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组织——海关乐文社。1938年5月,她被推举为“中国职业妇女俱乐部”主席并于同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俱乐部会址就在慈安里大楼内。在慈安里大楼,茅丽瑛与同伴们通过发起公演、组织义卖等方式为新四军筹集经费,支援抗日。然而,这一切却引起了日伪特务机关的注意,特务们在尝试捣乱与恫吓等方式均无效的情况下,一个更加卑劣的计划——暗杀,最终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1939年12月12日晚,“职妇”举办音乐义卖会,先行离开的茅丽瑛在迈出慈安里大楼的那一刻,罪恶的枪声随之响起,年仅29岁的茅丽瑛倒在了血泊之中……由于特务的阻挠,茅丽瑛没有得到及时的抢救,三天后壮烈牺牲。牺牲前她告诉大家:“吩咐一切的人别为我悲伤!我死,没有什么关系,我是时刻准备牺牲的,希望大家要继续努力,加倍地努力!”

《七月流火》的原型

上海解放后,各界人士在1949年12月12日举行了茅丽瑛烈士殉难十周年追悼会,上海市长陈毅亲笔书写了挽联:“为人民利益而牺牲是最光荣的,人民永远怀念她!” 1962年,著名剧作家于伶完成了以茅丽瑛为原型的舞台剧本《七月流火》,反映了上海人民的抗日斗争。1981年,《七月流火》被改编为同名电影。

1989年,在茅丽瑛遇害50周年之日,上海举行隆重的纪念座谈会,并在慈安里大楼旁设立铭牌“茅丽瑛烈士遇害处”。翌年,塑烈士雕像于其母校启秀女中。启秀女中不仅培养了茅丽瑛,还涌现过一批爱国女战士,例如地下党员关露、文艺战士王海纹等。

01-07 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