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岁末,美军在中国周边依然没有闲着。
12月27日,一架从美军关岛安德森基地起飞的MQ-4C无人海上巡逻机居然突进到中国台湾东北海域,距离中国大陆海岸线不超过300公里。28日,两架美国B-1B战略轰炸机再次从关岛起飞,穿过菲律宾海,从台湾东南方向进入南海。然后,它们从海南岛和西沙群岛之间的空域穿过,南下飞往南海南部,再向东转弯,从南沙诸岛南部进入苏禄海,返回关岛。
值得关注的是,有报道称,一架MQ-4C无人机尾随B-1B战略轰炸机之后,以同样的航线飞了一圈。美军为何选用战略轰炸机与无人机的组合?又为何痴迷于在南海飞行?
南海地位独特 补齐国防短板
南海对于中国国防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南海位于“第一岛链”下端,核潜艇从这里既可以向东,经过巴士海峡或马来西亚和菲律宾之间的狭长地带进入南太平洋,从而绕过美军重点盯防的北冰洋和北太平洋导弹防御系统,也可以向西经过马六甲等地进入印度洋,甚至还可以潜航更远,到美国完全没有导弹防御的南大西洋方向。
图说:B-1B战略轰炸机。 GJ图
南海还是中国航母编队训练与作战的关键区域。按照美军标准,一个典型的单航母打击群除航母外,还有巡洋舰2至3艘、驱逐舰2至3艘,核攻击潜艇至少1艘,快速补给舰若干艘,连属舰10艘左右。如此庞大的海上编队在黄海、东海等水域面积有限的海域常年巡弋,难免引起日本和韩国等周边国家特别关注,也不利于军事保密。而南海海域辽阔,周边也没有美国军事基地,是中国未来的航母编队进行训练与演习的理想场所。据官方报道,在过去一年中,中国海军“辽宁”舰和“山东”舰均现身南海海域进行机动训练。对中国而言,一支以航母为核心的远洋作战力量最好的部署位置便是南海。
南海更是未来中国发展航天力量的关键区域。航天系统的运转离不开火箭发射,而低纬度发射可以使火箭提高运载能力。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纬度最低的发射场,加上毗邻水路,对大推力火箭的运输是一大利好。大推力火箭对发展航天事业必不可少,但火箭推力越大,重量和直径就越大,陆地运输条件有限,海上运输就不存在问题。
可以说,充分开发南海的国防价值,将使中国补齐缺乏有效的二次核反击力量、海军远洋作战能力不足、部队信息化程度不高等短板,从而有效改善整个国防安全态势。
美军强化干涉 威慑意味明显
南海对于中国如此重要,受到美军“重点关照”就毫不意外了。近年来,美国海军在南海进行所谓“航行自由行动”数量越来越多,挑衅程度越来越高。美国空军也越发频繁地飞越南海,与海军也越发配合。
去年7月美国海军在南海举行双航母军演期间,美国空军EP-3E侦察机连续3天接近广东省沿岸,与中国海岸线最近距离不足100公里。考虑到EP-3E强悍的侦察能力,此举的挑衅性不言而喻。美国空军当时还从关岛派出具备核打击能力的B-52H战略轰炸机飞赴南海参演,威慑意味更加明显。
而美国空军去年年底在南海的巡飞行动,参与的是B-1B战略轰炸机和MQ-4C无人机。B-1B虽暂不具备核打击能力,却是可变后掠翼超音速重型轰炸机,飞行速度快、载弹量大、巡航与打击能力强,是美军探索海空一体战、使用轰炸机执行反舰任务的主力。B-1B最大航程达12000公里,作战半径4000公里,经空中加油可实现环球不着陆飞行。B-1B可载弹超过6吨,装有3个武器舱,可带8枚巡航导弹、24枚近距攻击空对地导弹等。相比于一般战机,B-1B载弹量更大,相比于其他轰炸机,B-1B速度更快,如果用于空中反舰作战,将给对手带来巨大压力。
MQ-4C绰号“海神”,是在著名的“全球鹰”无人机基础上改进而成,堪称最理想的大范围海上监视工具。MQ-4C基于“广域海上监视”项目开展研发,可执行海上实时监视、情报搜索、反潜侦察和搜索搜救等任务,单价高达1.2亿美元以上。
有分析认为,如果在MQ-4C和B-1B之间形成有效信息沟通,就可以用MQ-4C搜索、发现和瞄准,由B-1B投掷射程近1000公里的AGM-158C远程反舰导弹,严重威胁中国海军在南海行动。
损及中美互信 预示海战未来
美军此次南海巡飞不容低估。
首先,对中美关系产生不利影响。南海是中国海防的屏障,也是中国海上交通线的必经之地,更是中国航天走向星辰大海的摇篮。在地图上看,如果把海洋国土算进去,中国版图更像一支火炬,陆地领土是熊熊燃烧的火焰,富饶广袤的南海就是火炬的握把,承载着中华民族建设海洋强国的希望。美国在该地区进行挑衅意味浓厚的巡飞,危害中国安全,损害两国间本已脆弱的战略互信,必然对中美两军关系和政治关系产生不利影响。
图说:MQ-4C无人巡逻机。 图GJ
其次,使南海问题更加复杂。中国与东盟绝大多数国家都致力于维护南海和平与稳定,“南海行为准则”相关谈判也在稳步推进,但南海问题之所以愈加错综复杂,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域外大国插手干预。作为美国“印太战略”重要成员,日本早就把目光瞄准南海,借口“1000海里外保护权”,连年派遣自卫队舰艇赴南海巡航,想把军事影响力扩展到南海。印度实施“东进战略”,大力推进对越南军事输出,成功实现在南海的军事存在。美国不仅谋求在菲律宾重建军事基地,实现在南海周边常驻,还竭力在南海保持海空力量常态化存在和挑衅,并在国际上抹黑中国,严重妨碍南海局势和平稳定。美国及其盟友在南海存在感的增加和军事能力的增强,不仅打乱了中国与东盟推进相关谈判的步调,也可能给个别域内国家以非分之想。
此外,在军事意义上,B-1B战略轰炸机与MQ-4无人机联合巡飞也许预示着未来海战的重要变化。无人机以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在现代战争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个陆地战场的“精灵”未来有无可能在海洋战场一展身手?或许已经能从此次巡飞中看到一些端倪。
文/杨震
【相关链接】
南海不应成为大国博弈之海
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谭克非去年12月31日表示,南海不应成为大国博弈之海、炮舰横行之海。
谭克非说,中国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中国军队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坚定力量。希望有关方面放宽眼界、纠正偏见,树立正确的中国观、安全观,理性看待中国和中国军队的发展。
谭克非表示,南海不应成为大国博弈之海、炮舰横行之海。当前在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共同努力下,南海形势总体稳定。域外国家不远万里跑到南海来耀武扬威、挑动事端、制造紧张,才是南海“军事化”的根本原因。中国军队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定维护南海地区和平稳定。
南海得天独厚可巩固核威慑
潜艇自诞生以来就在军事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强大的潜艇部队被视为大国海军的标配,被广泛认为是一种战略武器,不仅研发与制造技术仅有少数几个国家掌握,在军控谈判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以来就高度重视潜艇部队的发展与建设,从起初重点发展“空、潜、快”的建军思路,到毛泽东主席“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决策,再到近年来新式核潜艇与常规潜艇的不断下水,中国海军潜艇部队由弱到强,成为拱卫祖国海防的一道坚韧屏障。
但是,中国周边海域并不全部适合潜艇的使用。渤海平均水深18米,黄海44米,在美军能探测水深200米的星载光学雷达面前基本透明,潜艇无处隐匿。平均水深359米的东海则遍布美日同盟的水底声纳阵线,潜艇同样无法保证战场生存率。只有南海平均水深达1212米,浪高水深,气候复杂,非常便于潜艇,尤其是弹道导弹核潜艇的隐蔽与机动。因此,南海对强化中国二次核反击能力、巩固核威慑能力的作用是独一无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