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阳不少消费者反映,当地多个农贸市场所销售香葱均出现“掉色”情况:只需用纸巾在香葱上轻轻擦拭,纸巾就会被染成蓝色。从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香葱之所以掉色是因为添加了蓝矾用于保鲜,长期食用对身体有害。目前,这批染色香葱是否流入本市还不得而知。

新民快评丨严查变色香葱背后的“好色”之手-LMLPHP

图片来源:东方IC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从无到有,保障能力由弱变强,食品安全状况总体稳定,但各种问题也不时出现:毒生姜、三聚氰胺、瘦肉精、镉大米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更引发了人们对农产品安全的强烈关注。2020年7月16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3·15晚会”曝光了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海参养殖户违法违规使用农药敌敌畏、兽药经销商违法向养殖户出售土霉素原粉等问题。

民以食为天。食用农产品是食品生产的主要原料,其质量安全最终决定了食品安全,即使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的农产品不合格,对应的不安全食品数量也十分庞大,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和潜在威胁不容忽视。如何才能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关键还是要从源头上抓、制度上管、程序上监控、终端上保障,真正确保农产品安全。

打好农产品安全“保胃战”,不是一个单一的问题,需要的是筑牢全产业链的“防火墙”。从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到土地质量,再到化肥、农药、种子等的安全性等等,只要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发展。像此次的“染色”香葱事件,看似只是销售领域的问题,但是却可能影响到最终的种植农户,并对整个香葱行业产生影响。

产业体量大、主体多是农产品监管难度大的重要因素之一,需要从全产业链的角度来进行制度设计,通过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真正实现重拳出击,打一拳就让违法者一辈子都记住,永远都不敢再铤而走险。同时,政府也要把监管的触角前移,建立巡视制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把对消费者有害的农产品扼杀在萌芽状态,避免源头的推诿,使得农产品质量真正得到有效保障,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放心消费。

方翔/文

01-11 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