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家相关部门对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流行水平进行分地区分类,上海属于高流行水平地区,防控任务异常艰巨。记者14日从市妇联获悉,在即将召开的上海两会上,市妇联将建议增设布局合理、覆盖面广、普惠性强的儿童户外运动空间、设施设备,补足目前儿童家门口户外运动设施不足、运动空间匮乏等短板,为儿童创设一个友好、健康、快乐的环境。
市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提出“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但现有儿童户外运动场所缺乏整体发展规划和建设标准,服务资源尚未实现有效整合,运动空间区域分布不均衡、结构布局不合理、服务供需不对称。
IC图
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对全市1543名0-12岁儿童家长的调查显示,在亟需的各项社会服务中,对社区范围内建设户外儿童娱乐游戏场所与设施的需求高达80.1%,位列各项社会服务需求第一位。在实际诸多妨碍孩子参与户外运动的因素中,缺乏合适的运动设施和场所排在首位。大部分社区建有成年人的健身步道、老年人的运动园地,但可供儿童,尤其是青少年家门口运动的设施及场所极度缺乏。
目前,上海接近200万的儿童运动量不够,疫情期间小学生的近视率增加了15%。近期,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全国妇联办公厅等六个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印发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的通知》,进行分地区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流行水平分类,上海属于高流行水平地区,防控任务异常艰巨。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基于成人视角的城市规划和设施建设使儿童日常运动空间受到挤压。市妇联建议:
# 由市政府出台增设儿童户外运动设施及场所的规范性文件,由体育部门发挥牵头作用,统筹协调本市儿童户外运动设施及场所的整体建设与发展,包括制定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提出实施目标、任务、方针,进一步加强儿童户外运动场所建设规范,促进均衡发展,满足广大儿童的迫切需要。各级政府要将增设儿童户外运动设施及场所作为重要民生工程,纳入总体发展规划,与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全民健身行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等工作有机结合、整体推进。
# 加大财政投入,强化经费保障。各级政府要建立儿童户外运动设施及场所建设和管理财政保障机制,将经费列入各级政府年度财政预算和实事工程项目,对儿童户外运动设施及场所建设、管理、运营和日常维护等给予经费保障,形成长效稳定的投入机制。通过提供政策、项目、资金等资源支持,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儿童户外运动场所的建设和运营。积极扶持培育从事儿童户外运动场所建设运营的专业性社会组织,形成专业化和规模化的儿童户外运动场所服务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运营机制,提高设施及场所综合利用率。
# 科学规划布局,规范运行推进。按照“便民利民、就近就便”的原则,因地制宜、科学合理规划学前(如攀爬、滑行、秋千)、小学(如跳绳、跑步、球类)、中学(如单杠、投篮、游泳)各年龄段儿童户外运动设施及场所布局,满足社区儿童全天候、多类型运动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