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是只有一种方式,多走走、看看,抑或停下来想想,试着找回自己,也发现生活的其他可能。
朋友是金融机构白领,80后。我们本来没有交集,是许多年前一场相亲会上结识的。类似的相亲会,不管冠以如何高雅、有趣的题目,基本上就是一群适龄男女尬聊,也有个别受追捧或看“对眼”的,而大多数便是:男人认识一群男人,女人结交几个女人,然后收场、各回各家。在这种场合结识的朋友,很少有长久的。她倒是个例外。
我们每次联系,她不是在相亲、就是在相亲的路上;她主动联系我,也几乎是叫我陪她去相亲的。
“我妈来了,天天念叨我、催我。”于是,她又去了某次相亲会,结识了某位红娘,没想到红娘介绍的“优质男”,竟然是个“婚托”,收钱、同时与几个女性谈朋友。
在我身边,大致可以分成三类:一类是像我朋友这般“恨嫁”的,她们是推动相亲市场价格水涨船高的主要力量;一类是佛系的,随缘;还有一类是“战斗型”的,个性鲜明,或奉行不婚主义。最可怜的,当数第一类,她们身上往往背负着各种压力:家庭的,社会的,甚至还有自己的负疚感,及对未来的恐惧……
我在这样的状态里挣扎过10年:父母不理解,同事嘲讽,甚至还有哂笑,全如芒刺在背。也曾积极去“解决”:最夸张的记录是一天相亲了四场,大概比公司的HR还要忙。如果不结婚,这状态大概就要变成死结了。直到有一天,一位好友开玩笑道:“你若把相亲时间用来看书,可能两个博士都考出来了。”我才如梦初醒,认真审视起人生来,由此断然转变,选择自己所要的生活。
世间品类千万、特色各异,本就因为不同而精彩;而自诩为灵长的人,却偏要为自己设定各种框框,竭力让彼此相同。有的框框十分强势,以价值、原则、概念等面貌出现,显得那样“理所当然”,甚至在“人之初”便开始渗透,进入人的思想、行为、观念中,等长到一定年纪,也分不清哪些是自己的、哪些是框框强加的,甚至有人不由自主地做起框框的“卫道士”、理直气壮地干涉起他人来。
近期“知乎”上有一个帖子非常“火”,讨论的就是不结婚的女人日后如何惨。跟帖者说:女人不结婚,等父母去世后,没男人、没孩子,一个人终老,如何、如何地孤独,似乎婚姻是解决问题的唯一良方。
“孤独”是人与生俱来的,“一个人的孤独”和“一群人的孤独”区别有多大?大概没多少人想,也不敢想。若真去想了,只怕会发现:婚姻有时候只是“遮眼法”,“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我问朋友:“等结婚了,后面打算如何呢?”朋友愕然……
我很想讲给她听自己读过的几个故事:有位单身妈妈带女儿去了乡下,住进一间洒满阳光的小屋,每天吃新鲜蔬菜,日子精致又舒畅;日本有几位单身老婆婆住在一起,每人一间房,彼此相互照顾、过得既自在又温馨。也许这些都是别人的生活,没法直接借用,但生活真的不是只有一种方式,也没必要为某种执念搞乱全部生活。何不多走走、看看,抑或停下来想想,试着找回自己,也发现生活的其他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