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IC
姚丽萍/文
2020年,新年伊始,新冠疫情突袭。鏖战疫情,上海各级人大代表或奔赴一线救死扶伤,或组织捐款捐物提供物质保障,或大力推动复工复产复市,或立足本职献计献策,无不志在坚决打赢。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收官,上海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参与“十四五”规划编制,高质量发展视野下的代表关注,为规划编制提供诸多新思路。
进入2021年,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召开在即,代表履职备受关注。回望不同寻常的2020年,“阿拉身边的代表”为人民城市一路奔忙。
2020年2月7日,全国首部抗击新冠肺炎紧急立法——《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力做好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定》,当日表决当日实施。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连续数日,市人大常委会信访办组织特殊时期的代表专题议信活动,厉明、金缨、姚海嵩等15位市人大代表通过微信群开展工作,将有价值的市民建议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保障全过程依法抗疫。同时,人大代表们持续监督推动政府职能部门对涉疫失信信息归集公示力度,形成全社会对失信行为的震慑效应。
非常时期,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截至2020年2月25日,本市共梳理出涉疫行政处罚案件96起、涉案失信人员104人。其中,符合“四类情形”的案件9起、涉案9人。2月26日,市公安局将首批符合“四类情形”的9起案件处罚信息推送至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这意味着,信用公示,无论是惩戒还是奖励,都将变成社会治理的一种新常态;信用本身,也不再仅仅是个人操守,还将成为社会治理体系中日益习惯的制度应用。一场疫情,不只改变个人卫生习惯,更重塑城市信用。
全民抗疫,科学抗疫,要让公众不恐慌,“专业的力量”有底气。2020年1月底,市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陈国强院士和汤钊猷院士、闻玉梅院士等12位院士联名发出倡议书,向全社会呼吁:科学认知新发传染病,配合排查、及时就医、做好防护。2月17日,黄浦区人大代表、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消化内科主任谢渭芬教授带领长征医院援鄂医疗队飞抵武汉,投入抗击疫情的生死搏斗。
一手抓抗疫,一手抓经济,复工复产复市。全国人大代表、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虹第一时间成立上汽集团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并担任组长,抗疫生产两不误。上汽大通率先批量交付逾百辆负压救护车驰援战疫前线;上汽通用五菱自建口罩生产线投产,成为国内第一家获得口罩研发、生产资质的汽车企业;上汽安吉物流天地华宇开通运输通道,免费向武汉地区运输救援物资。
2020年,“十三五”收官,“十四五”规划编制紧锣密鼓。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上海各级人大代表共计13000多人参与了2021-2025年“十四五”规划编制问卷调查。市人大常委会开设“人大代表建言‘十四五’规划”网上专栏,支持各级代表建言献策。要问“十四五”规划编制的代表关注,有什么显著特点?答案就是——高质量发展打开“开门规划”全新视野。
同时,“十四五”规划建议征询表明,民生问题是“十四五”时期人大代表的最大关切;让精细化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服务民生,也是代表建议一大亮点。
迄今,申城已进入深度老龄化,如何积极应对?69.9%的代表认为加大社区养老服务供给,提升服务质量和专业化水平;58.5%的代表认为要加强医养融合,增加护理型养老床位供给……总之,申城“9073”养老格局要因地制宜、各取所需、无缝衔接多元养老新模式。这样的无缝衔接,也正是城市精细化治理的一种新需求。为啥特别强调精细化?市人大代表施政一言以蔽之——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适应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十四五”规划就要有与之匹配的新要求、新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