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 64岁的杨书军是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独羊岗乡南差取村出了名的“农把式”。2019年秋后,他主动把自家八亩六分地托管给了村集体的合作社搞集约化经营。让老杨心甘情愿扔了锄头、丢下土地,自然得有能让他信服的理由。

土地是乡亲们的“命根子”,如何探索出一条“土地生金”的乡村振兴之路?行唐县找到了路子。

2018年,行唐县成立了金丰公社农业服务公司,按照“政府推动、企业组织、群众自愿、服务有偿、利益共享”原则,农户将土地托管给金丰公社,由公社统一负责经营管理,农业主管部门技术指导,原有承包权和收益权不变,有效解决了农民“打工顾不上种地、种地耽误挣钱、土地撂荒不忍心”的后顾之忧,趟出了一条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共建共享的产业扶贫新路。

“地还是农户的,我们相当于是他们雇的长工。”金丰公社农业服务公司总经理郭战奎介绍说,农户把土地交给公社后,每年签订托管合同,由公社实行“种管销”全程闭环式经营,“以前乡亲们去地里给农作物打药,都是背着药桶一点一点打,一个小时最多也就打2亩左右,而我们公社采用无人机打药,一台无人机一个小时至少能打100亩,效率足足提高了50倍。而且通过持续使用生物有机肥,动物、植物、微生物循环,改良了土壤,也从根本上提升了农产品质量,确保了粮食安全。”

【中国的脱贫智慧】河北行唐:企业托管土地 农民脱贫不返贫-LMLPHP

图为上碑镇全程土地托管示范田。

金丰公社在运营过程中,所有的服务都向贫困户倾斜,构建了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为农户提供土地托管、农资套餐、金融保险、产品销售全产业链服务。截至2020年底,已建立县级服务中心2处,乡村服务分社100家,吸纳社员3万余人,实现了乡镇和中心村全覆盖。

此外,金丰公社充分利用与大型农业生产资料生产供应和粮食加工企业联系紧密的优势,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并建起了“粮食银行”。积极实施“农业服务+大数据”运行模式,研发了具有农业服务交易、农机师调度、社员可追溯服务、种植信息、在线教育等功能的“金丰公社社员APP”,让农户在线实时监测农业服务供需关系,并及时提供订单和专业技能培训。对农户农作物统一种植、统一施肥、统一收割、统一收购产品、统一出售,形成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一体化,通过提供前期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和后期粮食收购资金,拉长了产业链,有效减少了种植投入,提高了种植收益。

郭战奎算了一笔账:金丰公社为社员统一提供化肥,每亩地化肥成本节约35元;统一供应优良种子,每亩地节约成本17元左右;统一旋耕,每亩地节约5元;统一打秸,每亩地节约5元;种肥同播,每亩地节约15元;统一植保,每亩地节约91元;统一收割加运输,每亩地节约28元,合计每亩地(按两季算)种子、农药、化肥流通环节成本下降了45%,减少投入196元。公社为所有种植农作物的主体提供优质小麦和玉米种源,经过精心管理,粮食增产10%,收获时公社还以高于市场价格0.5~1角/斤的价格予以回收。按照每亩玉米产出1200斤、小麦产出1000斤计算,每亩毛收入2340元,减去生产成本1610元,每亩纯收入可达730元,比农民自己种田收入翻了一番。

行唐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金丰公社模式有效解决了“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这一根本问题,在保证农民对土地的承包权、经营权、收益权的前提下,实现脱贫不返贫、助力乡村振兴,成为落实政府三农政策和带领农户共同致富的好平台,成为打造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农业生产性服务样板,有效促进了产业扶贫和农业发展。特别是高龄入社贫困户,实现了不投资、不下地、不减产、高收益,真正把扶贫成果写在了贫困户的笑脸上。

截至目前,金丰公社实现土地托管面积4.8万亩,其中贫困户土地4856亩,已辐射带动5580个农户,吸纳社员3万余人,带动775户贫困户脱贫。

01-21 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