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语声|提案里的“新闻眼”-LMLPHP

刘歆/摄

潘高峰/文

提案是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重要方式,也是看家本领。

今年两会,可能因为会期缩短,委员们感到时不我待,提案积极性特别高。昨天大会还没开幕,已经收到600多件提案。相比之下,去年整个政协全会期间收到的提案总数,也不过800多件。

翻阅这些提案,“大提案”不少——这个词属于“生造”,指的是那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上海未来发展建言献策的提案。比如仅关于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提案,就不下十多件,体现出委员们议大事、谋大局的热情。

但很多看似切口很小的提案,紧扣当下热点,从基层视角、民生视角、个人视角提出建议,同样温度十足,诚意十足。

比如,当前上海出现新一波本土散发病例,疫情防控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冷培恩等11位市政协委员联名提案,提出了一个看似有点“冷门”的建议:建立消毒员职业标准,开展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

作为上海市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防制科主任,冷培恩非常清楚,这其实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因为消毒绝非简单地喷喷药水,而是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必须掌握不同消毒剂的适用环境和消毒方法,同时能操作和维护各种消毒器械。不正确的消毒会造成消毒失败、疾病传播甚至因消毒过度带来额外伤害。

同样关乎疫情,昨天,光明日报官微开启了一个话题:#为何上海流调报告值得点赞#。不少网友也注意到,此次上海流调报告和全国各地大有不同,只标注了地点,内容简洁,公众一眼就清晰明了,明确哪里不能去。媒体认为,上海流调报告只提地点不提人,弱化了病例压力,尊重了人的隐私,这是文明社会该有的基本素养,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应该向上海学习。

这一点上,政协委员们也有同样建议。臧熹、卢薇薇等20位委员联名提案,呼吁完善制度规范,应用技术手段,强化疫情期间公民个人隐私保护。

又比如关于“家长群”的话题。一段时间以来,微信已成为家校联系的主要渠道,却逐渐异化成了“工作群”“攀比群”“马屁群”等,不仅给大部分家长和老师带来了困惑和压力,也与家校沟通的初衷相去甚远。最近,江苏一位家长为抗拒老师总让他批改作业,在抖音视频中怒喊要“退群”,不仅上了热搜,还上了央视晚间新闻。

为此,陈冲等4位委员建议,制定“家长群”公约或群规,明确老师和家长的权利和界限,学校也要委派专人负责巡查管理,让教育回归本源,学校、老师、家长各司其职。

类似的提案还有不少,比如关注电子警察补光灯造成眩光、视线盲区的安全隐患和“光污染”,又比如从某女明星代孕事件说起,对上海地下代孕市场打击提出建议等等。

看了这些提案,有一个感慨特别强烈,那就是委员们的“新闻敏感”毫不亚于媒体记者。很多提案明显就是根据刚发生的事件拟就,除了让人看到委员们履职尽责的热忱,还有他们观照现实的态度。这种接地气的委员,不仅可敬,而且可爱。

01-24 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