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本期大家谈,我们选刊3篇读者来稿,一起为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出谋划策。
——编者
书屋里的文明新风
阎语
在家乡江苏如皋,农家书屋、雉水书香亭、东皋书驿随处可见,街角村口拐弯就能遇到图书馆。为了“让精神书屋离读者更近一点”,村子和社区设有“百姓茶馆”,定期邀请“名家”来宣讲,开展“走近非遗”志愿服务项目。文明浸润乡土,文化滋养乡情,家乡的农村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有村干部总结经验:“良好的乡风民风,还得以更有力的举措来推进!”得益于因地制宜优化布局,农家书屋的功能最大化发挥;得益于倡导力行村规民约,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不断激发。在文明乡风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地区差异,充分运用现代治理理念和方法,充分融合乡村美景和文化传统,充分尊重村民习惯和接受程度,才能有效遏制农村陈规陋习,有力推进文明传承和治理升级。
书屋里的文明新风,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动写照。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加油干,让农民的精神面貌昂扬起来,让美丽乡村更加宜居宜业。
村史中的乡土味道
欧阳锡龙
每个乡村有每个乡村的历史,一个村落有一个村落的故事,都蕴含着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需要让乡村文化散发更多乡土味道。在浙江龙游,文化部门统一抢修、迁建了一大批古建筑,以民间节庆活动为抓手盘活了舞龙灯、硬头狮子、走马灯、舞貔貅等传统文化载体,在校园介绍推广制蓑衣、蒸发糕、打糍粑等民间技艺。同时,动员社会力量认养、认领文化遗存,让外出游子回乡也能感受到乡村文化的“泥土芬芳”和“时光味道”。
此外,让乡村文化充盈时代内涵,要与时俱进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今,当地所有行政村都修编有现代版的村规民约,征集村歌、续修家谱,充分利用农村文化礼堂,隔三差五开展庭院绿化、卫生保洁、创业致富“示范户”系列评议活动,努力实现村庄的“人和、心齐、风正、气顺”。从“衣、食、住、行”到“乐、净、富、美”,村民有了更高的追求,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有了更坚实的基础。
“村晚”上的美好期盼
王毅
“村晚”是村民自导自演、群众自发参与的乡村文化活动。笔者有幸参加过甘肃平凉静宁县界石铺镇二夫村的“村晚”。晚会回顾了过去一年村里各项工作,现场表彰“好媳妇”“好婆婆”“脱贫攻坚模范”和“最美致富带头人”,鼓励有创业经验、励志故事的典型人物讲述奋斗故事,随后村民还表演了精彩纷呈的文艺节目,让人记忆犹新。
在口袋鼓起来、生活好起来后,精神饱满起来也是美好生活的题中应有之义。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把好日子唱成歌、绘成画。“村晚”正好为群众提供了一个舞台,不仅原汁原味呈现乡村生活和劳作场景,表达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还能够使邻里乡亲们的感情更加紧密,推动乡风民风正起来、文化生活美起来。
以举办“村晚”为契机,引导向善、向美、向好的精神面貌,是加强乡村文明建设的重要方式。让民俗、非遗等优秀传统文化焕发生机,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乡村文化生态、村民生活习惯,“村晚”的小舞台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