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不约而同地讲到了同一件事,有市民因买“一把葱”和吃“一顿早餐”找不到停车位临时停车被电子警察罚了200块钱。
罚款没毛病,但也有市民遭遇尴尬一幕后吐槽电子警察的执法太不人性化:开车时突然腹痛导致的临时停车也让他吃了一张200元的罚单。
谁都有可能会碰上突发事件需要紧急处置,如果是不以违法为目的的紧急停车,有时候反而能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而遇到“电子警察”毫无感情地抓拍就只能吃哑巴亏。
这三件事说的其实是一个道理:当越来越多的机器设备代替人来执法,缺少了生而为人的情感作为缓冲,如何才能兼顾合法与合理?
上海正在向“数字化城市”转型,这是一座超大城市治理的必由之路。但需要注意的是,数字化转型,归根结底还是要服务于人。数字化一定要有温度,否则就会顾此失彼,就会形成对特定人群的数字鸿沟。正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所言,数据运用的算法逻辑应该从老百姓需求出发,兼顾精确度和冗余度,以适配上海发展智慧城市以及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毕竟,数字化城市,首先必须是人民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