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近日公布,2020年,本市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升1.7%,升幅较上年回落0.8个百分点。1月份,CPI同比高位开局,升幅达4.3%,为近9年来峰值;随后持续回落,到11月份触底(微降0.1%),时隔133个月来的首次下降。
图片来源:东方IC
各月同比从“峰顶”回至“谷底”
从八大类来看,呈“六升二降”格局。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分析,受猪价高企拉动,叠加夏季国内多地洪涝灾害等影响,食品烟酒类价格升幅(5.3%)明显高于往年同期水平,是拉升总指数的主要因素,其他各类价格升幅均低于上年水平。
从同比看:2020年,本市CPI各月同比升幅呈“高位开局、持续回落”态势:1月份,延续上年年末走势,叠加春节因素影响,CPI同比高位开局,升幅达4.3%,达到近9年来最高峰。2月~11月,随着国内新冠疫情趋缓,保供稳价政策显效,及猪价翘尾影响减退,CPI同比升幅持续回落,其中,11月份一度触底(微降0.1%),是时隔133个月来的首次下降。12月份,鲜活食品价格季节性走高,带动CPI同比微升0.1%。
食品价格是拉升总指数的首要因素
2020年,食品类价格上升6.3%,上拉总指数1.1个百分点,各月同比“前高后低”。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称,食品价格是拉升总指数的首要因素。其中,1月份升幅达14.2%,为近十年单月最高,11月份下降1.0%,为44个月来最低。
受猪瘟疫情影响,2019年7月以来,猪肉价格一路快升,至2020年2月份同比升幅(92.6%)达最高位。3~6月,受新冠疫情影响,集中性餐饮需求大减,价格同比升幅自87.5%连续回落至69.7%。7月份,随着在外餐饮需求增加,及多地涝情导致调运困难,价格短期抬头,同比升至70.8%。8~12月,生猪供应逐步恢复,叠加翘尾影响大幅减退,猪肉同比快速跳水,由上升52.8%转为下降2.1%。综合影响下,2020年,猪肉价格同比上升44.5%,上拉总指数0.9个百分点,以猪肉为原材料的肉制品价格全年上升15.4%,畜肉副产品价格同比上升31.3%。
鲜菜、薯类价格高于上年
2020年,鲜菜价格同比上升6.3%,升幅较上年扩大2.5个百分点,上拉总指数0.2个百分点,各月同比以升为主。其中,1月份受春节影响,升幅超两成;6~10月,接连受到超长梅雨季、持续高温,全国多地洪涝灾害等因素影响,同比升幅在7.0%~13.0%之间。监测显示,近七成鲜菜均价高于上年。
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称,随着健康饮食理念的不断推广,以及部分品种的精细分类,薯类价格已连续三年上升,2020年升幅为8.4%。
食用油价格上升明显
年内,大豆、玉米、油菜籽等原料价格快涨,12月份,相关期货价格均达到历史新高。受此影响,2020年,食用油价格一改往年温和走势(2015年~2019年波动幅度均在1.5%内),同比上升6.6%。
禽、蛋、果价格处于低位
禽、蛋作为猪肉消费的相关替代品,在2019年价格水涨船高,同比分别上升11.3%和5.2%。2020年,受禽类复养情况良好,市场供应增加影响,两者价格逐月走低,全年分别下降0.1%和3.3%。另外,受基期价格较高等因素影响,2020年,本市鲜瓜果价格下降7.1%。
劳务型服务与娱乐型服务价格升降各异
受新冠疫情影响,外来务工人员有所减少,“用工荒”导致装潢维修、衣着洗涤保养、车辆维修、家政等劳务型服务价格均有所上升,升幅在2.3%~4.4%之间。
同时,市民出行意愿及活跃度持续低迷。为应对成本压力,多家航空公司及线上购票平台推出降价优惠政策。受此影响,2020年,飞机票价格同比下降14.8%,旅馆住宿价格下降14.2%,景点门票和电影票价格也分别下降6.2%和4.4%。
成品油价格下降 金价上升
2020年,新冠疫情在世界范围内大肆蔓延,石油需求锐减,国际原油价格整体处于低位,受此影响,国内成品油价格较上年有所下降,汽、柴油降幅分别为14.2%和15.6%。
美伊冲突,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下,2020年的国际金价持续攀升,突破历史高点,一度超过2000美元/盎司。受此影响,本市金饰品价格同比上升17.6%。
在36个主要城市中排名第32位
2020年,本市CPI同比走势与全国保持一致,月均升幅低于全国0.8个百分点。在36个主要城市(包括省会城市和直辖市)中,全年同比升幅高于乌鲁木齐(0.9%)、哈尔滨(1.4%)和海口(1.6%),与北京并列第32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