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络时代对社会生活的渗透,虚拟空间互动已经广泛存在于青年人日常生活之中,网络社交行为对青年人的社会关系网络产生了深刻影响。例如,点赞、转发、群聊大大加强了青年人之间的互动频率与连接程度;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开启了朋友圈屏蔽父母、领导的功能,却又热衷于社交软件的陌生人社交;主体社交社区聚集了多样的参与主体,使得信息资源的流动突破了圈层、空间与时间的局限,现实社会关系强度不再是决定互惠程度的因素。网络时代互动行为和社会关系的动态变化作为一种既成事实,强弱二元分割的关系理论已然不能充分解释,必将成为未来社会研究和青年研究领域的热点。
互联网络推动关系理论发展
格兰诺维特的弱关系研究打开了一扇理论的窗户,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关系理论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格兰诺维特对强弱关系的界定基于现实社会中人与人的直接交往和互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现实社会并行、交织的虚拟空间中也存在着大量交往行为和互动关系。既有的研究发现,虚拟空间的人际互动方式和关系类型存在着较大的不同,而虚拟空间关系网络又有可能与现实社会关系网络交织在一起。从格兰诺维特对关系功能的界定来看,信息资源与发展机会的流动是弱关系的意义所在,而虚拟空间关系网络也可以实现类似的功能。这意味着在互联网已经普及的时代,研究者对关系类型的分析必须同时考虑虚拟空间关系与现实社会关系的影响,对关系的界定也应该兼顾和结合现实社会和虚拟空间,重新建构符合互联网时代研究需求的社会关系类型。
格兰诺维特及其后续的研究者们较多基于关系强度的、二元对立的角度来看待关系类型,强关系和弱关系之间泾渭分明,并不存在一个可以填补的中间地带,将任何一种关系都强硬地纳入强弱之中的做法有失偏颇。在后现代理论者的反思中,消除二元对立是其努力的一个方向。因而研究者也需要反思格兰诺维特提出的关系强度的连续性,在强弱关系二元对立的基础上引入新概念来解读介于中间地带的关系类型。
在以往关系理论研究中,强关系和弱关系都是出于静态视角的观察,缺少时间维度的考察。一旦引入时间维度后,可以看到强关系和弱关系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可能随着时间流逝、互动频率的变化进行转换,甚至也有可能出现强弱关系转换或者弱强关系转换过程中的过渡性关系类型。
格兰诺维特关系理论的最大贡献是弱关系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弱关系建立在强关系群体相互桥接的基础之上,其理论假设在现实社会中是成立的。但互联网本身具有极强的开放性、公共性的平台作用,这使得一些源自陌生人的信息和互动也有可能发挥类似于弱关系的作用,比如在推特、微博等带有极强开放性和公共性的平台上,比弱关系还弱的“陌生关系”或者“点赞之交”的作用都是不可忽视的。
识别网络社会关系模式
伴随着社交软件数量的激增与功能的完善,虚拟空间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交关系网络,能够移植、拓展,甚至独立培育新的现实社会关系,并充分发挥关系效用。青年人的强关系连接所需的互动频率能够借助青年人习惯的跨时空限制的社交软件轻松达成。丰富的网络社交功能为青年人提供了多样的社交形式,新出现的点赞、评论等轻量级行为以及多主体互动的群体聊天等社交形式都能够起到沟通情感的作用,甚至要比传统的一对一私聊更为高效。现实与虚拟的边界淡化,虚拟空间内的现实强关系在虚拟空间依旧信任亲密,并且网络管理的进步融合了规范与脱域两种优势,信任与亲密在网络社交内的实现,带动了虚拟关系独立培育强关系的可能。亲缘、地缘或业缘不再是强关系产生与维持的限制条件,基于共同兴趣而形成发展的强关系群体主体异质性更强,打破了强关系同质性强的主要特点,加之网络社交不断降低强关系互动频率与情感维系的成本,推动虚拟强关系在青年人社交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虚拟空间对扩展青年人的弱关系连接所作出的贡献也是十分显著的,这不仅在于其开发出的跨时空社交软件与社交机制增加了青年人的社交机会,还创造了诸多可传递关注信号,同时便捷且成本低的维系方式,形成一种与现实亲密关系相似却又不同的亲密互动行为。虚拟空间扩大了异质性群体接触的可能性。虚拟空间大大降低了互惠门槛,互惠机制由双向互动向多向互动转变,实质性的互惠可在多向互动中完成,信息交互的同步性异步性相结合,社交平台同时也作为资源储备平台,推动虚拟弱关系互惠的效率与效用范围的提升。
基于此,虚拟空间与现实社会在同一个体上互洽可形成四种网络社会关系模式:现实强关系虚拟强关系;现实弱关系虚拟弱关系;现实强关系虚拟弱关系;现实弱关系虚拟强关系。其中,现实强关系虚拟弱关系与现实弱关系虚拟强关系的关系强度在两个维度上有所差异,是关系理论适应网络社会的最大挑战。现实强关系虚拟弱关系的模式主要出现于现实社会中存在固定关系且双方地位不平等的情况下,往往是青年人自我导向的结果,究其缘由可分为补充式关系不一致(如亲缘关系)与逃避式关系不一致(如地缘关系、业缘关系)。现实弱关系虚拟强关系的模式大多基于社交双方共同的目的与爱好,是青年人主动选择的结果。与现实社会相比,虚拟空间给予了社交者极大程度的自主权,高互动效率、强扩展能力以及丰富的社交内容能够充分满足青年人的该类社交需求,加之脱域的虚拟社交给予了青年人更为自由的社交体验和搭建关系的广阔空间。
挖掘“潜关系”与“隐关系”的理论价值
关系动态演变是以往研究容易忽略的部分,为契合网络社会关系模式的双维度演变,本文引用了“潜关系”与“隐关系”这两种“去强度,重状态”的概念,试图解释关系模式之间的发展、过渡情况。其中,潜关系是一种关系的胚胎状态,与存在于当代虚拟空间内庞杂的轻量级互动连接十分契合。只要社交者与他人在较长的时间内共存于同一虚拟空间(群聊、论坛、话题等),则视为潜关系成立。青年人在微信群、QQ群、论坛等多方互动中积累了大量的潜关系,通过筛选,青年人可能会与其中部分潜关系进行交流,以交换基本信息的方式预估社交对象的资源与质量。若出现负向评估结果,则关系滑向消亡,关系互动暂时告一段落;若出现正向评估结果,则关系强度上升,通过频繁的互动与资源的互换,甚至可以发展成为长期稳定的强关系。首先,社交者需要具备对高价值潜关系的识别能力。其次,社交双方的共同兴趣目标也需保持较高的稳定程度以维持后续关系发展。再次,虚拟空间内互惠门槛的降低给升级关系强度的需求带来较大冲击,社交者可能会主动放弃继续升级潜关系。最后,社交者可能会出于规避强关系模式限制关系价值的考虑,拒绝关系的升级。
隐关系来自下降的强关系,所需的互动频率极低,大多发生在关系重复、信息冗余的情况下,是青年人主动隐藏部分关系以逃避社交压力的经济选择。尤其是网络时代为隐关系的出现与维持提供了恰当的社交环境,使得隐关系成为大多数强关系的长期状态。一方面,虚拟空间使得互惠广泛存在,高投入的强关系不再是深度资源信息交换的必要条件,进一步降低了发展强关系的需求。另一方面,虚拟空间发展出点赞、评论、群发、广播式交流等轻量级的互动方式,与隐关系的互动要求契合,成为隐关系的主要维持方式。虽然隐关系在当下并不活跃,但只要社交双方在一定时间内萌生出新的共同兴趣或互惠条件,则仅需极轻量的互动便可恢复至强关系状态,若超出时间未恢复,则关系下降直至消亡。就目前而言,出于社交效率考虑的隐关系被社交者以同样的理由淘汰,已成为青年人的普遍社交现象。
本文所提出的社交关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对当下青年人社交关系的“虚实结合”给予了梳理与解释,可为引导青年人健康社交、预防青年人现实脱节等相关研究提供支持。但不可否认,网络社会背后蕴藏着社交方式的更替、社交机制的变革、社交过程的提速甚至是社交观念与态度的颠覆,无疑会对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带来巨大的影响。处于社交转型期,社会应对网络时代青年人社交改变持何种态度,如何协助青年人“控制技术”而非“被技术控制”,单维度社交、轻社交与陌生人社交存在的影响与可行性等,都是值得研究者深入探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