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重臣杨士奇历仕四朝而名垂青史,察其一生作为,敛也。敛者,低调而不张扬。
杨士奇(1366—1444),本名杨寓。1岁丧父,其母改嫁罗性,士奇改姓罗。他童年寄人篱下,7岁时见罗家祭祖,独自在门外用石块和泥土堆了个神位,祭拜亡父。继父罗性见其小小年纪竟有如此志向,让士奇恢复原姓,说:“我几个儿子不学好,你长大后要帮助他们。”一年后罗性获罪死于边地,杨士奇与母返回故乡江西德安,他一边侍母,一边攻读经史。
建文帝命人修《太祖实录》,知县王叔英慧眼识珠,向翰林大学士方孝孺推荐杨士奇,经考试,列第一,杨士奇以认真踏实获方孝孺赏识,任编纂官。
朱棣起兵反建文帝得皇位,杨士奇恩公王叔英自尽,方孝孺被诛“十族”,他克制了情感,以沉默任翰林院编修。朱棣为人勇武而精明,为立太子事犹豫再三:长子朱高炽宽厚仁慈,惜其貌不扬而脚跛;次子汉王朱高煦相貌、才干宛如其父,且战功卓著;三子赵王朱高燧深获宠爱。当时武将皆赞汉王;但文臣主张立长子朱高炽为太子。朱棣迟疑间,解缙以“好圣孙”打动朱棣。因朱高炽有子朱瞻基,聪颖而早慧,朱棣衡量再三,立朱高炽为太子。
但朱高炽为太子后,汉王朱高煦不断造谣生事,多次搬弄是非,朱棣性格本反复无常且猜忌多疑,几次欲加罪于太子,并将拥护太子的解缙、黄淮等大臣治罪,一时间“太子帮”人心惶惶。杨士奇内心拥戴朱高炽,但他表面持中立,因其低调而躲过劫难。
朱棣在朱高煦挑拨下,三次欲加罪于朱高炽,杨士奇三次巧妙排遣了朱棣怀疑。永乐九年朱棣召杨士奇问太子监国之事,杨士奇曰:“太子天资高,有爱人之心,不负陛下之重托。”朱棣北伐归来见太子迎驾迟缓,欲加罪,杨士奇主动承担责任:“太子仍与往昔一样孝敬陛下,迟迎乃臣等之罪。”朱棣将杨士奇下狱,不久释放。永乐十四年,朱棣风闻汉王朱高煦有夺嫡打算,他问杨士奇与资政大夫蹇义,蹇义不敢答,杨士奇从容奏道:“因臣与蹇义侍奉东宫,他人不敢言汉王之事。但陛下两次派汉王就藩,他皆不肯赴任,现在陛下意欲迁都,汉王想留守南京,请陛下细察其意。”几句话一点,令朱棣顿然醒悟,立刻削减朱高煦的两个护卫营,也保住了朱高炽的太子之位。
朱棣北征,途中病死,拥护朱高炽的杨荣等大臣怕朱高煦闻之夺位,秘不发丧,将朱棣遗体装入棺材,进餐请安依旧,直至返京。朱高炽继位为明仁宗,杨士奇为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当朱高炽欲治几个曾反对过他的大臣时,杨士奇奏道:“陛下曾下诏忤旨者免罪,今欲治而令众臣惶恐,何不仿汉景帝宽恕之行?”不久,有大臣上书歌颂太平盛世,众臣皆附和,唯杨士奇奏道:“战争导致的疮痍尚未恢复,百姓正为温饱而担忧,休养生息数年后,太平盛世才能到来。”
明仁宗去世后,明宣宗朱瞻基即位,汉王朱高煦与赵王朱高燧欲起兵造反,杨荣、陈山等大臣力劝明宣宗出兵征讨,杨士奇却认为不可,应以安抚,从而避免了一场内战。杨士奇没有忘记恩公王叔英当年的举荐与栽培,整理其诗文,为其立碑,亲自写祭文。
明宣宗时,以“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为内阁重臣,宣宗一次问杨士奇对“二杨”的看法,杨士奇盛赞之,明宣宗笑道:“杨荣多次揭卿之短。你怎么尽替他说好话?”杨士奇说:“望陛下能像容我一样容杨荣。”杨荣闻之,愧对杨士奇,自此“三杨”相处和谐。
杨士奇卒于78岁,谥“文贞”。他一生内敛低调,获赏赐皆辞,兼任兵部尚书时,只管事,却谢绝俸禄。明文坛盟主王世贞赞曰:“末路厄权珰,有志时屈伸。终然保清白,易名畴与伦。”这是对杨士奇一生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