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疫情逐渐得到控制,恢复疫苗接种工作刻不容缓。“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期间,国家卫生健康委呼吁人们应当更加关注疫苗接种的及时性,防病于未然,并将今年的宣传日主题确定为“及时接种疫苗,共筑健康屏障”。

3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下发了《关于统筹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面有序开展预防接种工作的通知》,3月16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发《关于印发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疫苗迟种补种技术方案的通知》,全国各地纷纷重启预防接种工作,并有序恢复对推迟接种者的补种。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态势总体积极向好,复工复产正有序展开,预防接种工作也在毫不放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逐步正常推进。有补种计划的家长可以安排起来了。

受疫情影响,很多儿童的疫苗接种被耽搁了约2个月,家长担心会影响接种效果。对此,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规所负责人黄卓英介绍,有些疫苗需要接种多剂次,每剂次之间本来就要有一定间隔,主要是让儿童体内产生充分的免疫反应,儿童接种疫苗之后会存在免疫记忆,所以说各种疫苗的延迟补种对于已经接种剂次的效果是几乎没有影响的,也不会降低最终效果。但是,黄卓英医生提醒,在没有完成全程剂次的接种之前,还是会影响到达最终免疫保护效果的时间,增加疾病暴露风险,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要及时接种。

黄卓英医生介绍,在全面复工复产之后,社区接种门诊都陆续接诊,到目前为止,上海市全市99%的社区接种门诊全面恢复了日常接种服务,仅1家尚未开诊,统筹安排至其他门诊接种;有9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增加了周末的服务时间,100多家门诊延长了服务时间,尽量满足市民的接种需求。

优先补种免疫规划疫苗,传染性强、危害性大的疾病的疫苗

我国将疫苗分为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疫苗迟种补种技术方案》,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含麻疹成分疫苗、百白破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甲肝疫苗等免疫规划疫苗需要优先补种,另外,用于预防紧急疾病风险的非免疫规划疫苗(如狂犬病疫苗等)应及时接种。另外,对于一些传染性强、发病风险高、且高发于低龄儿童疾病的疫苗,也应该优先考虑补种。

流行病学中通常用基本传播指数R0来衡量疾病的传播能力。新冠病毒目前预估的R0在3左右,而脊髓灰质炎的R0是5~7,白喉的R0是6~7,麻疹和百日咳的R0更是超过12。通常R0越大,疾病就越可能流行和暴发,也就越需要大比例人群接种疫苗,以防止这些传染性疾病暴发。

中华预防医学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预防接种参考指引(第一版)》也提出,优先安排接种的有含麻疹成分的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和百白破疫苗等。

合理规划,高效补种,及时保障孩子健康获益

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说明(2016年版),宝宝一岁前要接种的疫苗高达14-15剂次,安排非常紧凑,但受到疫情影响,很多宝宝的接种进程已经被耽搁将近三个月。目前,国内疫情虽然初步得到控制,但我们仍然面临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如何在防范疫情的同时,科学合理地安排补种,提高疫苗接种效率,成为此时家长们最关切的问题。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中心余文周主任医师介绍,为防止人群聚集,减少疾病暴露的风险,中国疾控中心建议各地指导各个接种单位,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采取预约制,严格控制接种门诊人数;利用大数据和信息技术,发动社区工作人员,查找并登记未接种的儿童,通知他们尽快接种疫苗;增加接种单位的接种时间、天数和人员,尽快完成迟种、补种;做好接种单位自身的防护,要及时消毒、通风。

从数据上看,本市各项疫苗接种工作都在快速恢复。从近期报告的数据来看,全市的免疫规划疫苗接种量已经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部分区甚至达到去年的1.2倍,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疫情防控期间,接种补种要注意

虽然各地的疫苗接种工作已经在有序恢复当中,但随着近期国外疫情形势的迅速变化,我国的疫情防控工作仍然不能松懈,对于需要接种补种的市民,黄卓英医生建议,因为很多门诊调整了接种服务时间,在来接种门诊之前,家长需要先关注一下接种门诊的服务动态,也可以关注“上海疾控”的微信公众号,了解如何预约接种;其次,需要事先查看一下接种证,因为在上海的预防接种证上不仅有疫苗接种的程序表,还有关于每种疫苗常见问题的解答和注意事项,家长可以提前了解这些内容,查一下孩子推迟或漏种的疫苗,这样可以减少咨询的时间,也可以减少门诊逗留时间。在接种现场,减少陪同人员,在门诊上尽量减少与他人的交流,不要与其他来接种疫苗的宝宝和家长靠得太近;带好接种证,陪同人员带好身份证件,以备现场查验;主动申报健康状况和流行病学史,如有身体不适的、去过重点国家或地区、甚至家庭成员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者,都需要主动告诉现场的工作人员;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口罩,小婴儿如果佩戴口罩,需要时刻关注宝宝状况,避免窒息。接触过门把手、电梯按钮、知情同意指纹签核机器等公用设施后及时做好手卫生,不要用手接触自己和宝宝的口、鼻、眼睛等部位。

今年儿童预防接种日的主题与新冠疫情,以及随之而来的迟种补种工作息息相关,提醒公众认识到预防接种工作的重要性,敦促公众及时接种、补种疫苗,因为只有这种方式,才能够把群体免疫屏障建立起来。在疫情之下,我们仍然需要保持正常的生产、生活和正常的国际交往,疫苗不仅能够控制传染病,保护人类生命,还能减少社会负担,所以控制传染病的策略,最终还是要回到接种疫苗,回到预防接种建立群体免疫屏障上面来。

在全国同心共克时艰、全力稳控新冠疫情后,家庭和社会各界更应联合守护孩子们的健康,及时高效完成疫苗接种补种,让爱更及时。

04-29 2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