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  上海中小学早有妙招-LMLPHP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学校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实际上,在上海,中小学校对“手机是否能进入校园”早有妙招:有的通过学生立法“自主管理”,有的设置“养机场”,对手机统一管理。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傅松说,信息时代与手机“绝缘”并不现实。“与其强制没收手机,不如让学生参与自主管理,学会合理‘驾驭’手机。”

学生立法自主管理

2015年,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事务中心发现有部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受手机影响颇大,调查结果显示,当时学校学生手机拥有率达到87%,学生使用手机以学习为目的的仅占31%。为此,学生事务中心的模拟立法团队在调研、听证的基础上,起草了五部校园法,其中,专门为手机制定了《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校园学生手机使用管理规定》。手机管理校园立法后,华政附中各年级各班都从修订法治班规入手,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增强了,在校园里形成了一套手机管理机制。“即便学生将手机带入校园,到教室之后都会主动关机。”傅松说,鼓励学生参与制定规则,本身也是一个教育过程。

“管理规定是经过了各方反复讨论和论证的结果,并经过校学生会扩大会议审议通过。2016年9月1日,这一‘校园法’开始在华政附中施行,一直沿用至今。规定里提到,初高中年级学生带手机进校园必须填写申请书,由家长签名、班主任批准、年级组备案;学生参与各类活动、课题研究时需要使用手机,可以经批准使用等。”参与立法的宋泽宇如今是上海政法学院大四学生,回忆起当时学生模拟立法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学校不是生硬地一刀切对手机下‘禁令’,而是通过模拟立法这样的‘尚法’特色让我们对校园管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正因为如此,让我燃起了对法律的热爱,感受到法治背后的公平与正义,并最终在高考时将法律专业作为了自己的首选。”

多数学校设置“养机场”

“一方面,手机使用要加强管理和正向引导,另一方面,学校也要为孩子创设一些联络手段,方便孩子在紧急事件发生时能与家长联系。”天山第一小学校长吕华琼说,天一小学曾通过模拟听证会的形式,引导孩子们讨论手机使用话题,包括不建议在教学区域使用手机管理时间以外的功能。“如果学生在校需要使用手机联系的话,一般是使用班主任的手机,或使用办公室电话、门卫间电话。”

要让孩子们学会合理使用手机,家长也要以身作则。“尤其是寒假期间,亲子相处的时间变多了,家长自己不要图省事,让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成为‘保姆’,也不要自己沉迷手机,成为一个坏榜样。”吕华琼建议,不妨在假期里就开始尝试“家庭手机管理”,所有的家庭成员都遵守手机“适度”使用的规定,父母主动带着孩子阅读、运动、做家务,减少全家人对手机的依赖。

02-04 0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