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9亿!这是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的规模。昨天,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下简称“《报告》”)显示,截止去年的12月,我国的互联网普及率达70.4%。值得注意的是,我国非网民规模虽然较2020年3月减少了8073万人,但仍有4.16亿人尚待步入网络时代的信息“高速公路”。

新民快评 | 网络时代,对非网民多些关怀-LMLPHP

图片来源:东方IC

网上支付、扫码点餐、线上购票……在衣食住行都已离不开网络的今天,非网民不仅无法充分享受智能化的服务便利,更有可能在出行、消费、就医、办事等日常生活中遇到不便。《报告》显示,非网民认为不上网带来的各类生活不便中,没有“健康码”无法进出一些公共场所位列首位,占非网民的27.2%,其次是无法现金支付,占非网民比例的25.8%。买不到票、挂不上号占非网民比例的24.9%,线下服务网点减少导致办事难、无法及时获取信息的比例分别为24.6%和22.9%。

面对日常生活的这些问题,需要有关部门推出更多人性化服务,开发更多智能化产品,提升网络服务的便利化水平等多种方式,助力非网民群体跨越“数字鸿沟”。从1月起,工信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一年的“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在今年的春运中,一些地方推出只要用身份证就能显示健康码的服务,方便非网民出行。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让非网民享受网络时代的“红利”,还需要促使他们向网民转化。在2019年底的时候,我国非网民的规模近5亿人,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非网民的数量减少了8000多万人,这与各地通过开展智能技术日常应用普及行动、组织举办知识讲座和培训等做法密不可分。

此次发布的《报告》显示,使用技能缺乏、文化程度限制、年龄因素和设备不足是非网民不上网的主要原因,而因为没时间上网、不感兴趣等原因不上网的非网民占比低于10%。通过多种形式的上网指导,以更低廉的价格吸引非网民上网、以更好的技术服务引导非网民上网,非网民数量的进一步减少是可以期待的。

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对于非网民的多些关怀,让他们尽快融入网络时代,共享数字时代的巨大红利。

方翔/文

02-04 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