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安2月5日消息(记者舒隆焕 见习记者周彤 米彩虹)春节临近,年味儿渐浓。这个春节,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非必要不返乡,就地过年”成为新的倡议。各地推出多种政策举措和暖心福利,鼓励外来人员“就地过年”。近日,央广网记者采访了企业职员、留校大学生、快递员、骑手、医护人员、交警、基层创业者等多位留陕过年的外来人员,听听他们“就地过年”背后的故事。

今年过年不回家给家里写封信

“以前没有手机,我们都是写信联系,今年过年回不了家,我给家人写了封信,信到家,就相当于我回去了。”55岁的廖景文是陕西西安地铁八号线项目一号竖井班的组长,在外打工多年,这是廖景文第一次不回家过年,他选择了这种“见字如面”的方式,向家人寄去他的思念。

2月4日,陕西省建设工会联合中建五局西北公司为80余名“留陕过年”的工人发放年货,并为有需要的工人免费邮寄回家,年货刚拿到手,廖景文就将东西和信都装进了快递箱,一起寄回了四川南充老家。

这个春节留陕过年 | 工地上的家书与年夜饭-LMLPHP

廖景文将年货和信装进快递箱,准备一起寄回四川南充老家。

廖景文告诉记者,看到“就地过年”的倡议后,他就和家人商量打算留在陕西西安过年,家人都支持他,前几天和妻子视频时,孙子跑到镜头前说:“爷爷你以前回来都给我买玩具,今年回不来,你要给我包个大红包。”

听着家人在视频中对他的嘱咐,廖景文心里还是有些遗憾,往年春节,都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饭,陪老父亲说说话,今年回不去了,廖景文就想写一封信给他们。

提起信的内容,廖景文说:“主要想告诉家人,我在这里挺好的,很多工友都留下过年,在这里我也有一个‘大家庭’。”

在廖景文看来,一封家书更能代表他的心意,也让他感受到了回家团聚的温暖,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家人放心,在家里安心过年。

还有几天就到春节了,廖景文已经准备好了给孙子孙女的红包,给自己也置办了一些年货,期待着和工友们一起度过一个特别的春节。

这个春节留陕过年 | 工地上的家书与年夜饭-LMLPHP

留陕过年的工人们排队领取年货。

大年三十约工友一起吃年夜饭

老家在湖北襄阳老河口的李如冬,在西安地铁八号线一号竖井做开挖工作。今年,李如冬决定留在西安过年。最近,他每天给家里打三四次视频电话,询问家里过年的东西准备怎么样了。

2020年,让李如冬最开心的事便是女儿考上了大学,在外打工多年,他最牵挂就是孩子的学习,李如冬说:“女儿考得这么好,我真的太高兴了,今年留在西安过年,一是支持国家的倡议,二来也想多赚一点,让两个孩子都好好读书。”除了刚上大学的女儿,李如冬的儿子在上小学,妻子在洗车行打零工,照顾他70多岁的母亲,一家人的生活重担都担在李东如肩上,得知项目部会给留岗工人发放奖金和礼品,这让他更加坚定地选择“就地过年”。

这个春节留陕过年 | 工地上的家书与年夜饭-LMLPHP

领到年货的工人们一起合影留念。

已经大半年没有回家的李如冬把不回家过年的消息告诉妻子时,妻子很支持他的决定,去年疫情待在家的那段时间还记忆犹新,因此,两人对“就地过年”很快达成一致。

“我女儿跟我说,一个人在工地上要注意身体、注意安全。但我儿子还小,每次视频他都要说让我回来。”

往年过年,李如冬都会带一些当地特产回家。今年,第一次不和家里人一起过年的李如冬心里还是空落落的。他给妻子和母亲分别打了过年的钱,还叮嘱女儿好好学习,不能挂科;叮嘱小儿子,要努力学习,不要偏科。

大年三十那天,李如冬还准备和平常一样,6点多起床,7点准时到工地上班,下午5点下班。

不一样的是,那一天,他和工友们约好了一起吃年夜饭。

02-06 1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