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长江大保护的整体形势依然严峻,流域内地区间发展以及发展各领域与生态环保之间不协调不平衡仍然突出,流域整体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依然任重道远。”长江大保护历年来都是代表们关心的话题,昨天,上海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寿子琪再次聚焦这一话题。他说,目前,共抓长江大保护的战略格局已经基本形成,但是整体形势依然严峻。为此,他建议,持之以恒地强化保护的系统性、整体性、功能性,统筹落实源头防治、生态扩容、协同保护和科学评价。

寿子琪代表:长江沿江生态空间“应保尽保”“应退尽退”-LMLPHP

图说:全国人大代表寿子琪 张驰/摄

寿子琪首先聚焦的是“沿江湿地”,而这和岸线的开发利用直接相关。“长江中下游岸线利用率从1995年的9.9%到2013年增至25.8%,岸线的开发利用侵占了大量的沿江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导致沿江湿地面积缩减、破碎化加剧,严重制约了长江生境的持续改善。”虽然近年来各地在岸线整治上花了很大功夫,但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还要加大力度,对此,他建议,强化沿江湿地等重点生态系统的统筹构建,优化空间布局,落实“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切实保住和有序腾出生态空间,减少人为干扰,加快自然恢复。

长江大保护离不开“协同”两字。寿子琪说,当前,水利、生态环境部门分别建立了水文(水质)、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体系,上海水务、生态环境部门还联手国家相关流域、海事、海洋管理机构在长江口构建了“一网47站”的联合监测体系,但要做到“协同”,就要推动信息共享。“当前最紧迫的是将生态环境部门的沿江干支流水环境和水源地监测信息、交通部门的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和危化品运输信息、水利部门的水文和水资源调度信息等有效整合,并在沿江各地实现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的共享和应用。”在他看来,这一平台的构建,有助于长江沿线及时有效应对环境风险事故,保障水源地安全和生态安全,也有利于加强常态监管和协调调度,进一步落实共抓大保护的各方责任。

“长江口处在流域末端,生物物种最丰富、生态系统最敏感,其生态系统演变既能综合反映长江流域的整体变化,国外经过长期研究积累已形成较为成熟的生态评价方法,而国内还缺少公认的、权威的河口生态评价体系。”在科学评价方面,寿子琪建议,借鉴国外河口海湾生态评价和共保经验,研究构建专门针对长江口的生态综合评价体系,同时,加强部省联动、省际联动,整合长江口现有生态环境监测布点,优化监测指标和频次,开展长期跟踪评估,系统综合反映长江大保护的实际成效。

05-23 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