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21年1月下旬,在东部沿海大城市工作的陈思婧被派往湖北省襄阳市出差。出差之前,陈思婧曾致电襄阳市政务热线,确认了低风险地区达到人员凭借健康绿码、体温正常即可通行。
让陈思婧始料未及的是,在抵达襄阳市的第二天,她和同事即被当地有关部门要求做核酸检测,并被告知需要集中隔离14天+居家隔离14天。
直到2月2日下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要求各地不得对国内低风险地区达到人员实行隔离。2月3日,在住进隔离酒店的第8天后,陈思婧终于被允许离开襄阳,返回了工作的城市。
鉴于今年冬季严峻的疫情防控压力,又面对春节期间人员大量流动的形势,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1月20日发布《冬春季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其中明确,各地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在此背景下,很多地方政府互为参照出台了春节期间返乡人员的管控措施。但是,一些地方在国家防控方案的基础上“擅自加码”“层层加码”“一刀切”等问题引发外界持续关注。
国家卫健委此前曾多次表态,各地不得在现行政策的基础上擅自“加码”,不得在工作中搞“一刀切”,违者将予以通报,并督促整改。于是,部分省份开始调整春运期间返乡管控政策。
界面新闻注意到,不止是湖北省,包括山东省、甘肃省、山西省、湖南省、内蒙古自治区以及市级层面的海南省三亚市等。多个省市均提出,低风险地区的非重点人群返乡人员,在体温正常、做好个人防护、持健康通行码“绿码”的前提下,便可有序流动。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教授金冬雁对界面新闻表示,当前疫情防控的整体要求是科学防控、精准防控,各地政府对来自低风险地区的返乡人员进行核酸检测的意义不大,对其实施集中隔离更加没必要,这样做不仅扰民,也不符合人性化和常态化管理的要求。
金冬雁认为,层层加码是因为地方的灵活性不够,地方既要做到防控措施到位,也要有一定的灵活性,比如各地对于中、高风险地区返乡人员的疫情防控措施是有必要的,但需要提高精准度,“应该加强的是对有轻微病症人群的核酸检测。”
我国疫情防控实行属地管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乔新生对界面新闻表示,疫情防控存在自上而下、层层传导的内在压力,到达基层后如果基层干部的治理能力不够,就容易出现地方管控政策“层层加码”的现象。
“各地都不希望自己的地盘上出现疫情,出现疫情也意味着地方官员可能需要承担责任。”武汉大学健康学院院长于学杰对界面新闻指出。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毛寿龙则指出,“层层加码”主要是地方政府对形势的判断出错,如果地方政策通过加码能够解决疫情问题,依然会有大量的地方会选择这种做法。“只有问责机制比较明确,不会产生责任扩大化的情况下,‘层层加码’的问题才能得到解决。”毛寿龙说。
此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还发表评论称,对搞“一刀切”“层层加码”等问题要追究责任,对不研究不负责、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要从严查处。
那么该如何追责?有评论指出,疫情防控问责机制应该细化,精准防控也需要精准问责,包括各级政府和官员在具体工作中不作为、乱作为,或者存在失职、渎职等情况,该如何追责,需要建立一套明晰的标准和执行方案。
对此,乔新生认为,我国对于疫情防控工作中失职人员的问责机制其实已经建立,“至少有5部法律、部门规章和行政法规规定了问责机制,如传染病防治法、突发事件应对法以及刑法等,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问责机制。”
近日,黑龙江省通报了3起疫情防控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其中包括肇州县在域内没有疫情的情况下,对国内返回肇州人员采取“21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隔离,费用自理”的管控措施;肇东市在域内没有疫情的情况下,限制人员乘火车和经陆路卡口进入肇东。对此,当地相关官员已分别受到批评教育、诫勉谈话和作书面检查等处分。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里也规定了包括不作为、乱作为在内的各种违纪情况,对于‘层层加码’等行为,各地纪检监察机关也可以依照党内法规实施问责。”乔新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