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旧迎新,追今忆昔。腊月之际,除了大扫除、做汤圆、合家年夜饭以外,亦为文人、墨客及艺术家们,提笔、奏刀,挥毫、吟咏的起兴得意之时。
往昔,业师马太龙先生每逢除夕之夜,都会在灯下完成一方来年自用的“干支印”;书画篆刻家赵叔孺太老师自从五十一岁起,每逢元旦清晨,即焚香静坐,自刻“纪年章”一方;凡一年之中的得意之作,则往往钤之;金石书画家来楚生先生以所治“肖形印”,尤其是每年春节所刻的十二生肖之印,苍劲洗练、变化万端、意境隽永而著称海上印坛。
在鸣社诗人中,有每岁除夕必咏及元旦必诗的郑质庵与严载如二位前辈,曾以“郑除夕”和“严元旦”之称,享有盛名并饮誉遐迩。如《壬戌元旦》云:“苦雨凄凄罨岁华,觇天懵懂隔窗纱;春迟十日犹归腊,文有三多只太差。出户不能离竹杖,频年未得访梅花;须臾无花将奚俟,马齿如何长又加。”
西泠石伽先生某岁除夕晚,曾与小伽、二伽合画“岁寒三友图”,并题《春夜》五律云:“小伽写青松,老伽补墨竹;二伽添红梅,娟娟胜莹玉。父子如三友,春风共笑乐;喜迎百花开,家门传芳馥。”眉翁陈子彝太老伯手绘春梅扇赠先祖,又题七绝《新春》云:“赤珠绿玉净无尘,青帝宫中绝代人;且喜寒风冰雪后,阳和一片占新春。”
历史学家视角不同,但也有咏春佳作。如陈奇猷先生曾作《江南春》一首云:“春风吹拂起云烟,细雨霏霏润大田;拔节麦苗多出蘖,看来又是一丰年。”范祥雍先生有《春感》二首,其一云:“应是春光卉木荂,东君管束不容腴;青山啼鸟花落去,绿叶成荫子结无。”
先祖霜厂(惟楚)老人于壬子、癸丑跨越期间,有《除夕》一首云:“爆竹声声响彻天,猛然情景想童年;酹神红蜡烧堂上,压岁青钱置枕边。一饭关门崇俭约,三更不寐苦熬煎;只缘除旧仍难尽,劳我今宵百感牵。”以及《元旦》简陇梅、逸农二翁云:“新年原是旧年人,庆贺无须问诞辰;百岁为期增即减,一生余几幻非真。若能扶病公园走,宜可攻诗老友亲;岂有颓唐甘自废,与君振作共精神。”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如今归里诵来,不无如梦惊愕之慨。爰附拙草《悟吟咏》四句云:“平平仄仄出时流,仄仄平平悟立秋;品茗品诗品诤语,无忧无虑无烦愁。”战战兢兢,一悟云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