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守正创新做好基层宣传思想工作的战略之举。

突出思想引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方式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宣讲;走好“群众路线”,持续筑牢基层基础……大江南北,城乡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着力打通服务群众教育群众“最后一公里”,推动基层宣传思想工作不断开创新局。

突出思想引领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文明实践项目“山歌伴飞新思想”,把惠农政策、生产生活、农村新貌编进山歌,一曲曲动人旋律响彻山谷间。

两年来,龙里县以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为契机,组织编写各类政策理论山歌3600余首,举办各类政策理论宣传宣讲主题活动1900余场次,绘制反映民族文化、脱贫成效、移风易俗、乡风文明等主题的民族绘画6000余幅,以独具特色的“一歌一画”搭建起全员宣讲、全民参与的政策理论传播舞台,引领广大农村党员群众从党的政策理论受众变成宣传宣讲参与者、志愿者。

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为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实现理论宣传的全社会“大普及”——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做强理论大众传播项目“‘理’响贾汪”,组建宣传队伍,通过“讲+演+问”“新农村大喇叭”“四前一后”嵌入式宣讲等形式,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广东省博罗县新增理论、普法、三农、“百姓宣讲员”等宣讲志愿服务队,开展各类宣讲5162场次,每村每年平均宣讲次数达到13次,每场平均参与人数达到100人以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日益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红色学堂”。

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阵地,群众思想觉悟不断提高——

安徽省天长市常态化开展“一刻钟宣讲”“一小时巡演”“爱心一键通”“幸福千秋·守望相助”等特色志愿服务活动,每年围绕“讲堂领悟精神”等六大主题开展活动近万场次,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提振了用好富民政策、创建美好生活的信心。

丰富实践路径

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中,各地统筹资源、多管齐下,以各具特色、富有成效的路径模式,创新推出形式多样、内容可感、渠道可及的活动,激发文明实践的生命力。

——因地制宜。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琴声从江西省寻乌县吉潭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传出,75岁的曾爱贞与合唱队队员在练习。另一旁,有老人在长廊聊天,也有孩子在看书、打球。

“各年龄段的人在这里都能各取所需。”吉潭村党支部书记高秀华说。吉谭村建设了集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于一体的文明实践综合体。

重新设置功能分区与空间布局,建设186个“党群服务+文明实践+社会治理”综合体;将闲置校舍、客家祠堂以及群众平时喜欢聚集的大树下、小商店等场所进行改造,建设785个文明实践点……立足革命老区、欠发达地区实际情况,寻乌县因地制宜,以基层阵地资源整合为切入口,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落地见效。

——问题导向。

针对红色资源优势发挥不充分问题,推出“红色故事会”志愿服务项目,组织志愿者深入镇村宣讲红色故事;

针对空壳村偏远村群众教育覆盖不到位、参与度低问题,推出“百姓小喇叭”志愿服务项目,由村民自己撰稿、自己播报,让群众随时随地接受理论熏陶;

针对资源利用率低、运行成本高问题,推出“文明大篷车”志愿服务项目,整合普法宣传车等八类车辆服务功能,紧扣重要节庆日、赶集、办喜事等时间节点,让群众在一场活动中获得多样服务;

……

在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中,陕西省志丹县以问题为导向,探索推出八个聚人气、低成本、可持续的特色项目,基层文化日益繁荣活跃。

——科技助力。

北京市海淀区研发“点单派单”平台,利用大数据、VR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服务群众需求6000余次。

同时,驻区科技企业组建200余支科技类志愿服务队,打造微党课,举办“青年马克思主义读书会”,传播科学理论和科技前沿知识。

聚力共建共享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活动就延伸到哪里。

把群众的所需所求所盼作为文明实践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凝聚起推动基层各项事业向前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惠民生,群众收获满满幸福感。

疫情防控期间,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开展“健康守护”乡医培训、“爱心战疫”心理咨询等专项志愿服务项目160个,参与人数达15.3万人次。

当地还开展“千名干部下村屯、万名党员进农户”活动,征集梳理出七大类100个群众性需求,有计划地提供服务。通过线上“云平台”、线下“菜单入户”方式,调度资源满足群众合理需求。

——淳民风,乡风文明有了新提升。

近三年,浙江省诸暨市注册志愿者增长近6万,108万人口共有注册志愿者23.8万余人。“做道场”的丧葬迷信仪式取消了,一些“失业”的“道士先生”转行加入村民乐队,献爱心捐善款成为诸暨婚礼中最特别的仪式,1531对新人向关爱基金捐款185万余元,关爱基金、移风易俗“一加一减”之间涵养了时代新风。

——聚民力,形成基层治理共同体。

如今,山东省荣成市激发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志愿者人数从2018年初不足5000人,发展到16万人,超过农村总人口的1/3,几乎村村都有志愿队、户户都有志愿者,着力实现群众共建共治共享。

从“要我干”变成“我要干”,各方力量得到充分调动。党委政府、村居组织、广大群众联结成基层治理共同体,形成干群互信的良好氛围,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蓬勃动力。

02-15 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