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空间阻隔,“短视频”拜年成风潮;传统融合新科技,“智能春联”成爆款;从脚步丈量到指尖飞舞,从笔墨纸香到人工智能,人们运用新技术采用新方式,将拜年“玩”出新花样,不仅是新时代年俗的与时俱进,更是人们获得感和幸福感提升的缩影。

有人说,没有烟花爆竹,就没有了年味。“前村后村燎火明,东家西家爆竹声”,确实热闹,但也染污环境。燃放烟花爆竹,对空气中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等多项污染物的浓度都会产生明显影响,污染物的瞬时浓度会达到极高水平,尤其在不利于扩散的条件下,影响更为显著。时代在进步,科技也在进步,近几年流行的电子烟花秀,既环保,也以强烈的视觉效果烘托了过节气氛。所谓的年味,是蕴含在各种传统习俗和仪式中。在倡导绿色发展、生态保护的今天,我们更要大力提倡文明,以实际行动赋予春节新的时代内涵,让传统春节劲吹文明新风。

作为民俗重头戏的年俗,更不是静止和一成不变的,它还映射着人们日常生活交往习惯的变迁。去年疫情突如其来,公筷上桌、分餐盛行,成为了2020年的新风尚;人人都希望健康,“康”既有富足之意,也有健康之意。“健康”,不仅是要身体的强壮,也要有思想的进步。春节假期,亲朋好友相聚,攀比之风也不少。在倡导文明节俭的今天,积极响应“光盘行动”,自觉摒弃“舌尖上的浪费”、搞攀比、讲排场、比阔气的不良风气,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无论是传统年俗还是新年俗,都承载着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们提倡节俭过年,并不意味着我们生活质量的倒退,恰恰是引导健康消费,是社会的新风尚,是我们对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节日是展示社会气象的橱窗,新习俗、新年味看似微不足道,实则意义深远。

万变不离其宗。新年俗跟传统年俗并非是完全的取代与被取代的关系,“变”的是形式,“不变”的则是喜庆。过年的含义,在于幸福团圆、和合包容;过节的目的,在于催人奋进、引人向善。从这个意义上看,讲文明、重德行,才是最美的年俗,是对节日最好的回馈。

今天,我们生活富裕,是因为我们同心同向奋力干,让这个东方古国再次崛起。而今日中国的崛起,是一个文明体系的崛起;中华民族复兴,更是一种文化传统的复兴。新春,迎的不仅仅是“春”,还有“新”。创造与时代相匹配的新习俗,让文明成为“最美年俗”,我们的“年”会越过越有味,生活定能越来越幸福。

02-16 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