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春节,注定是一个不一样的春节,乃至会给每个人留下难以忘怀印记。因为防疫需要,中办、国办近日发文提倡“春节假期非必要不流动”,明确要求“疫情高风险地区群众均应就地过年,把人员流动降到最低,防止因人员流动导致疫情传播扩散。中风险地区群众原则上就地过年,特殊情况需要出行的,需经属地疫情防控机构批准。低风险地区倡导群众就地过年,非必要不出行。”“均应”“原则”“倡导”,无疑给这个春节打上了有别往年的标识。
其实这个春节的不一样,从两个层面就能看出,一是春运,二是语汇。在今年春运大幕开启的1月28日,各地已经看不到往年春运“人从众”的熙攘热闹,人口流动规模显著低于常年,没有了摩肩接踵、挨挨挤挤的情形。与此同时,“原年人”这一反映现实生活的网络词汇应时而生,让我们窥见明显变化。原年人专指2021年春节,那些响应政府号召,留在原地过年的人群。这个代指甫一出现,就与“打工人”“尾款人”一样迅速蹿红,形象地描摹着这个春节,为其增添别样的色彩。
然而,牛年春节的最大不同,是芬芳馥郁的别样年味扑面而来,带着温情、带着暖意。春节是我们民族最为庄重、最为热烈、最为喜庆的传统节日,团聚是春节的核心内涵。“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就唱出人们对团聚的渴盼与向往。但是,原年人因不能回家团聚,归心似箭会让他们乡愁浓烈、难以化解。正是这个原因,各地花式多样、尽显“豪横”、诚意满满、暖意融融的留人大赛,就给春节增加了不同的味道。
似蜜的“甜”味。落户加分、现金奖励、景区免票、公交免费、租房补贴、困难补助……政府政策暖心、单位关怀备至。有的让原年人过年有保障、有服务、有支持、有关怀,通过发放节日补助、值班补贴、临时生活补助,依法足额支付春节加班工资,做到“以岗留工、以薪留工”。有的提供法律援助、便民服务、在线求职、婚恋交友、心理咨询等各项服务。有的组织志愿者上门为原年人送饺子、送春联……类似这些措施,都让人感受到浓浓的亲情,体味到似蜜的甜味。
放心的“安”味。原年人基本都是家庭的台柱子,有的更是全家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唯一依靠和支撑。他们不能回家,家里有什么困难,孩子怎么安置,是这些人最大的牵挂和忧心。对此,不少地方、不少单位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千方百计为他们排忧解难。有的工地为原年人有针对性地提供帮扶关爱,慰问困难职工和留守儿童,做到妥善照顾、服务到位。有的为孩子们安排免费的冬令营课程,活动期间提供免费午餐。有的开通“留守过年”服务专线,有困难直接电话求助。体贴、周到,让原年人放下牵挂、安心过年。
精神的“爽”味。春节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在温饱问题解决之后,精神满足更是人们的普遍追求。为此,有的开展“1元观影”“发放旅游一卡通”等示范性普惠活动,把博物馆推上云端,线上展示龙舞、年画、剪纸、灯会、庙会……等非遗项目,让他们寻得年味、解得乡愁。有的赠送手机流量,提供视频拜年等各种便利,让他们借助网络纾解乡愁、沐浴亲情,用短信、微博、视频承载心愿、传递关爱。有的举办技能培训,组织收看春晚乃至自办春晚,最大限度丰富原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满汉全席式的精神大餐,让他们身心愉悦、分外舒“爽”。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这个春节,原年人已经率先感受到春的暖意、“馨”的年味,并且因此可能催生出一个新的年俗。原年人虽是特殊境遇出现的特殊群体,但他们是城市建设的生力军,是社会财富的聚宝盆,心中有家国、胸中有大局,朴实、勤劳、忠诚、厚道。为他们打造别样的年味,不因麻烦而不为,不因琐碎而轻慢,把尊重、认可具象化,让平凡的生命感受庄重,让潦草的生活充满温馨,增强原年人的归属感、荣誉感,他们也能通过就地过年,结交新朋友、感受异于家乡的不同年俗。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个农历辛丑年,会激发更多孺子牛、老黄牛、拓荒牛,让伟大祖国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