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下午,我陪伴复旦校友会副会长华彪拜访了一位特殊的校友,丹麦人李曦萌(Simon Lichtenberg)。他中文流利、事业有成、家庭美满,人们都称他为“新时代的弄潮儿”。

上海有个“洋劳模”李曦萌-LMLPHP

那天恰逢周末,我们先后看到了他家里的三个孩子,老大老二是儿子,与客人打了招呼出门,看他俩随身携带的装备,估计是去参加文体活动。还有一位三岁的小公主。三个孩子都是丹中混血儿,李曦萌娶了一位美丽能干的上海夫人,这也理所当然是他爱上中国的一条重要理由。这位来自安徒生故乡的洋女婿,会讲七国语言。他告诉我们,丹麦是个小国,学生们到小学毕业,除了会母语丹麦语,还初步掌握了英语、德语、法语,这也是今后在世界上立足的基本工具。他对父母说,打算再学一门地球上最难的语言汉语。一个假期里,他与一位有着同样志向的德国青年结伴来到上海。他俩最中意复旦,最后成了复旦国际交流学院的首批外国留学生。进修中文一年后,李曦萌回丹麦完成了大学学业。上世纪90年代初,恰逢中国深入改革开放、上海换挡提速,在海外学习和短暂工作后,1993年李曦萌重返上海,开创了事业,还当了上海女婿。

李曦萌创立的“北欧风情”品牌,让很多中国白领喜欢上了简洁大气素朴实用的北欧家具。随后,善于经商的他,卖掉北欧风情品牌,集中精力打造自己创建的沙发帝国,既为成熟的国际品牌做OEM(代工生产),也把自己的品牌做得风生水起。精通管理之道的他说:“在北欧,员工自主性很强,每个人都有发表看法的习惯和义务,而中国员工善于倾听和执行。我们把两者结合起来,采取扁平化的管理层级:从车间工人到我,中间只有一层部门领导,这也可以培养员工多方面的能力。”

新冠疫情暴发后,李曦萌给予了员工爱意满满的关怀,并为及时复工投产做好充分准备。他的企业配合地方政府,为复工员工采取了一整套科学防护措施,为做到万无一失,他还在嘉兴工厂调来集装箱改装的临时隔离房,建了一家“可移动”的微型方舱医院。疫情期间,李曦萌捐助了2万只口罩给复旦大学和复旦中学。尽管国际市场订单量急剧萎缩,企业遭遇困难,但他没有以此为借口辞退一名员工。为了渡过难关,他率领团队加紧研发适合本地市场的产品,提高内销比重,在艰难中砥砺前行。

李曦萌还成立了多个专项基金,长期资助患病村民和贫困学子。2013年,他创立了一个乡村儿童早期教育基金,在贫困的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支持开办“未来希望幼儿班”。

这位白玉兰奖获得者说:“我在上海生活27年了,读书、创业,整个发展都在这里,我是新上海人,也是老上海人”。李曦萌的目标是做一名更出色的“上海老外”。

05-23 2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