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 | 冰雪消融 降雨比降雪多-LMLPHP

来源/东方IC

“雨水”这个节气的称谓通俗,但也最容易“望文生义”。最常见的对雨水节气的解释有两种,“雨水节气是开始下雨的节气”和“雨水节气是不再下雪的节气”。然而,这两种说法都对雨水存在一定误解,并不准确——对于二十四节气发源地黄河流域来说,雨水既不是从此开始下雨了,也不是从此下的都是雨了,有些北方地区甚至还有“三月桃花雪”的天气现象,因此,雨水的气候定义应指降雨的概率开始高于降雪的概率。

3000年前,二十四节气刚诞生时,雨水其实还是排行“老三”,后来汉景帝刘启把雨水调至现在的节气第二位。我国古代历书记载:“东风解冻,冰雪皆散而为水,化而为雨,故名雨水”。和前一个节气“立春”相比,雨水确实和春的关系更大了,如果说立春只是“东风解冻”的续集,那么雨水就是冰雪的“全面消融”。消融之后,冰雪一部分变成了地上流淌的水,另一部分则变成了由天而降的雨。从气候学角度来说,这里的东风可以指来自海洋暖湿气流日益活跃并向北挺去。当和北方的冷空气相遇“交锋”时,降水就会逐渐增多,滋润大地,但是,这时候的降水里,雨出现的概率会比雪大得多。总体来看,雨水节气里全国的降水量会比立春节气多21%左右,而且南方的降水会比北方多得多。

在我国古代,先哲们在制定以二十四节气为代表的民俗时,除了总结归纳物候特征外,还给这些民俗赋予了哲学思考意义,例如“七九八九雨水节,种田老汉不能歇”等伴随着节气诞生的俗语,就是为了激励“靠天吃饭”的古人能积极乐观地应对自然环境的变化,并保持一贯以来的勤劳。在我国古代,各地在雨水日也有许多习俗,比如,“补天穿”“拉保保”“撞拜寄”等,川西一带还有雨水节回娘屋的风俗——到了雨水节这天,出嫁的女儿纷纷带上礼物回娘家拜望父母。

02-18 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