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獐”吗?这是一种小型鹿科动物,属国家二级保护物种。很久以前,它们曾是在上海生活的“土著居民”。可由于长期的自然环境变化,特别是人为开发利用活动的影响,20世纪初,獐在上海地区一度绝迹。

100年前在上海绝迹的它们,终于踏上野放“回家”路-LMLPHP

图说:10只獐组成野放“先遣队”。李谆谆 摄

       

经过多年的有效保护,100年前在上海消失的獐,如今慢慢实现种群恢复。为了让这些珍贵的小精灵更好地回归本土自然环境,近日,上海规模最大的獐扩繁基地——位于松江叶榭的獐繁育基地,有10只獐作为首批野化过渡研究个体,进入到南面新设的野放训练基地,为真正回归他们祖先曾经栖息的本土家园做好准备。

首批进行野放训练的“先遣部队”是按照公母比例进行遴选出来的。它们原本所在的繁育基地,是位于黄浦江源头的生态涵养林,这是林业部门作为样板开发的近自然的混交林,也是獐的生存家园。从2009年引进第一批40头獐开始,这里如今已经扩繁至近80余头獐,最高峰时达到200头左右,并成功引种至上海市其他区域。

獐属于上海本土物种。松江区林业站分管副站长蔡峰介绍,2006年上海市启动极小种群恢复工程,重新引进獐、扬子鳄、狗獾等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意在形成本土物种自我维持的野生种群,填补因人为因素破坏的空格生态位,维持和恢复上海地区自然生物多样性。

“通过繁育基地保持种群数量稳定的同时,恢复野生种群是野生动物保护最终的落脚点。而放归自然环境之前的野放训练,是实现野生獐种群的关键步骤。”蔡峰介绍。为此,经过严格遴选,最终从现有的80余只獐子中挑选出10只,组建了这支野放“先遣队”。

100年前在上海绝迹的它们,终于踏上野放“回家”路-LMLPHP

图说:基地在不打扰的情况下,观察放归个体的活动状况。

为了保证10只獐子的顺利野放,研究基地主要通过安装摄像头和跟踪项圈,在不打扰的情况下,观察放归个体的活动状况,对它们行为、活动特征等全天候监测与跟踪。“通过观测,我们了解獐子的栖息、觅食习惯,了解它们是不是适合这个环境,从而为真正野放的生境选择作参考。” 蔡峰说。

将一定数量的圈养个体放归野外,可重建或复壮野生种群。为提高野放的成功概率,松江区林业部门在原来的繁育基地南面,规划建成了300亩的野放训练基地。相比原来的繁育基地,目前这个命名为“极小种群恢复与野放基地”的地方,不但在面积上实现扩容,还对原来功能的补充完善,突出了基地对獐的野化训练功能。基地内模拟自然生长环境,通过投放一定比例的公獐和母獐、种植食源性植物、脱离人工饲养等措施,实现獐回归自然前的野化训练。

野生动物保护最终是要让野生动物回归自然环境。“我们用了多年时间来恢复獐本地种群,可能还要用更长时间,让獐真正回归家园,而不是让它们一直生活在围着栏杆的繁育区里,这是我们保护工作者要做的。”蔡峰说。

02-23 1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