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珍宝,物美价廉”“卖的是良心,买的是放心”……5月23日,上海五五购物节系列活动之一——“海纳百川 援来有你”全国100位县长爱心直播大会之上海对口帮扶地区专场如期举行。上海21位对口支援干部,走进摆满农特产品的直播间,通过驴妈妈旅游网“驴客严选”平台,推介当地的地优质特产品、美丽风景区。
上海援藏干部化身好货代言人
“这是采摘于喜马拉雅山南麓海拔3000米左右蔷薇树科刺树上黑木耳”“青稞代餐奶昔和代餐粉是健身人群减脂必备好食品”“前30名购买手工藏式挂毯的消费者可获赠中国登山队员签名明信片”……昨日,来自上海对口支援的西藏日喀则市、江孜县、亚东县、拉孜县、萨迦县、定日县的干部们化身为好货代言人,吸引300多万名网友围观,纷纷开启“买买买”模式。
图说:孟文海为日喀则的文旅资源进行了推介 采访对象供图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直播带货开场,上海市第九批援藏干部人才领队、日喀则市委副书记孟文海为日喀则的文旅资源进行了推介。他介绍道,直播带货是一次“实战”培训,也是“智慧援藏”的又一次生动实践。
为了昨天的直播带货,上海的援藏干部做足了准备:上海对口支援日喀则的五个县全部参加、包括市直部门共6位援藏干部参与直播带货,他们通过实地踏勘区域内多家企业和合作社,并经过集体论证,严选出包括青稞代餐奶昔和代餐粉、藏鸡蛋、手工挂毯、藏香等10多种优质土特产。为了能够最大限度提高此次直播带货的影响力和知晓度,援藏联络组提前通过、东方网、上观新闻、文汇报等上海主流媒体以及旅游时报、“上海援藏”微信公众号等各种渠道发布预热消息,可以说是做足了功课。
去年7月入藏后不久,上海援藏联络组就开展专项调研,并瞄准了数字新经济这一发力点。“高原缺氧阻滞了人们的脚步,疫情让人们放慢了脚步,这既给雪域高原发展带来挑战,同时也为运用科技发展新成果、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带来新的机遇。”孟文海直言,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助推“智慧援藏”提速,更多地用信息流带动商品流和资金流。
如何让更多日喀则土特产走出高原,和市场需求无缝对接?孟文海表示,上海援藏联络组正在结合当地资源禀赋,积极推进当地产品升级换代,实施“品牌推进计划”,把资源转化为商品,把商品转化为品牌,把品牌转化为营销平台,线上线下同步推进与上海大市场的对接。以青稞为例,日喀则素有“西藏粮仓”“世界青稞之乡”的美誉,通过大力推广青稞良种种植,建设青稞标准化生产栽培示范片;积极引进内地企业,对青稞进行深加工,推出青稞挂面、青稞饼干、青稞代餐粉等一系列食品和保健品,可以不断拉长产业链条,提高青稞产业的致富效益。在直播间,青稞一系列食品深受消费者喜爱,带动直播间人气持续升温。
除了直播带货,“智慧援藏”开展了很多积极探索,促进两地优势产业对接,密切两地人员交流,助力日喀则实现跨越式发展。疫情期间,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等为日喀则百姓提供多次远程会诊服务;上海教师在沪给日喀则学生上远程直播课;与多家互联网企业合作,将更多特色产品通过网络推介出去;借助上海在线新经济发展优势,为日喀则培养更多在线新经济运营人才。
据了解,上海援藏联络组聚焦打造“环珠峰文化旅游圈”,已经与携程集团组建专门团队,深入定日县、萨迦县、江孜县、拉孜县和亚东县开展实地踏勘调研,整合协同当地最优质的旅游景区、酒店、特色产品等资源,努力解决堵点、难点,提升游客体验,打造一条优质旅游线路,发展全域旅游,为日喀则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
“未来,日喀则将有一批本土网红或在广袤的草原上、或在深邃的峡谷旁、或在珠峰脚下进行直播,向世界推介日喀则的特色人文资源。而越来越多的日喀则文旅资源和特色产品将通过网络走向上海、走向世界”。孟文海说,从上海到日喀则,从海拔4米到4000米,新技术将拉近时空距离,新经济将带动同频共振。上海援藏联络组将坚持“文旅先导、三产融合、乡村振兴、智慧赋能”,开启“智慧援藏”新征程。
图说:王全有第一次直播带货,选择了当地最具特色的牦牛肉
将高原珍宝送到家门口
刚走出直播间的上海市第四批援青干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副县长王全有止不住气喘,第一次直播带货,选择了当地最具特色的牦牛肉。甘德县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平均海拔4200米。尽管已经在甘德县工作了10个月,王全有说话、走路格外小心,慢一些,否则会气喘。
“今年4月20日,甘德县正式摘掉贫困帽,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牦牛。”走进直播间,王全有神清气爽、嗓音洪亮:“甘德县海拔高,无法种植农作物,全县就是一片片天然大草原,全县近4万人口大多是牧民。连续多年,甘德县67万公顷草场和牦牛肉分别获得国家农业部认定的绿色有机生态牧场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高原出珍宝,如何转化为产品、商品、打造成品牌?这成为王全有和同事们重点工作之一。“牧民养殖牦牛,主要是生活保障需要,日常喝牛奶、吃牛肉、烧牛粪等,都离不开牦牛,却很少想办法通过牦牛来提高自己的经济收入。”他发现牧民养殖牦牛大多满足于自给自足,很难形成养殖规模效应,散养过多还会对当地的草原造成很多破坏。
上海对口援建后,帮助牧民建设牦牛养殖基地,带动村合作社发展集中养殖,请牧民带牦牛入股。目前,甘德县已经成立了36个养殖合作社,吸引了三分之一牧民、入股牦牛超过2万多头。今年,上海投资2050万元,在青珍乡新建一个牦牛养殖基地;投资500万元的甘德县牦牛肉系列食品研发项目,主要通过牦牛肉研发成品、推向市场,形成牦牛产业链,解决牧民养殖牦牛销路问题,稳定增加经济收入,长期巩固脱贫成果。
“物贵价廉,大家走过路过,千万别错过。”王全有一边推介一边吆喝,为了将产品和市场更好地对接,上海援建干部还招商引资,让当地企业与上海的加工企业合作,将甘德县的牦牛肉通过冷链运输至上海,根据上海市民的需求再进行精细加工,直接配送到家门口、餐厅内。同时,他还推介了当地的冬虫夏草、野生蕨麻、藏香、手工藏毯等特色产品。
图说:陶兴国特意选择在赤水大瀑布景区做了一场直播带货
土疙瘩变身金元宝
你知道竹笋有多少种吗?竹笋的料理法有多少种吗?在上海对口帮扶直播间,上海市第三批援黔干部、贵州省赤水市副市长陶兴国笑道:有N种。
陶兴国特意选择在赤水大瀑布景区做了一场直播带货。为啥选择景区?陶兴国笑道,想带更多网友观赏飞泻直下、气势磅礴的赤水大瀑布。赤水还有一张响当当的名片——全国十大竹乡之一,拥有132.8万亩竹林,笋芽相继破土而出,一年四季不断档,年产竹笋5万吨以上,带动18万竹农脱贫致富。
在大瀑布前,陶兴国搭建了一个简易的操作台:拿起一根笋,轻轻剥除笋皮,现场开始示范笋的料理方法。“料理笋有个小窍门,切片后下锅汆水七八分钟捞出洗净,不仅可以去除部分草酸,口感更鲜嫩脆润。”陶兴国俨然一名美食博主,短短五分钟,现场烹制了上海人最爱吃的两道家常菜:凉拌笋片、腊肉炒笋。
“3月25日,我体验直播带货,近5万件春笋被秒抢,销售总额达196万元。”陶兴国笑道,为了第二次直播,他提前一个月做准备,选择了当地资源禀赋最好、与老百姓连接最广、上海市场最欢迎的鲜竹笋,直播带货的效果也非常好。
“通过这两次直播,当地很多人意外发现,漫山遍野的土疙瘩居然可以变成金元宝!”陶兴国直言,直播带货让产品和需求无缝对接,成为当前最有效的营销渠道。作为援黔干部,他们积极帮助当地农民将当地的优质土特产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积极利用新媒体营销方式,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助农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