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关注建筑”到“关注故事”“关注人”——徐锦江研究员在华东政法大学文伯大讲堂的演讲-LMLPHP

思想者小传

徐锦江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曾任《申江服务导报》主编、解放日报社副总编辑,出版《愚园路》《流言研究》等十余部专著,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当你进入一座城市,最先映入眼帘的除了人,就是建筑。

上海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汇聚了世界各地的名人,发生过各种各样的故事,形成了独具上海特色的生活情调和氛围。其中,建筑是一个重要的载体,记录了城市的历史变迁。由此,“建筑可阅读”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建筑可阅读”包含3个关键词:建筑、故事、人。从“关注建筑”的1.0版到“关注故事”的2.0版,一直到“关注人”的3.0版,不仅意味着“建筑可阅读”活动不断深入,也彰显了城市发展理念的跃迁。

大体来看,“建筑可阅读”活动在上海经历了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

第一个阶段,上海中心城区划定12片历史风貌区和64条永不拓宽的马路,成为全国最早提出历史风貌街道保护的城市。

第二个阶段,基于“建筑是可以阅读的,街区是可以漫步的,公园是可以休憩的,城市是有温度的”理念,保护优秀历史建筑等逐渐成为社会共识。

第三个阶段,以深入贯彻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为指引,加强基层治理,推动“建筑可阅读”活动向纵深发展。面向“十四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进一步要求全面提升“街区可漫步”“建筑可阅读”的服务水平。

老城厢地区保护与开发得当,可以成为上海的超级文化地标

前些日子,上海黄浦区的两个小区因为发生疫情而被列入中风险地区。其中,南京路附近的昭通小区因为属于没有卫生设备的二级以下旧里,不适合封闭管理,因此将居民转移到附近宾馆隔离。

网上有人议论,印象中的上海以繁华著称,没想到在市中心还有拎马桶的住户。其实,如果了解上海建筑历史的话,对此就不会感到奇怪。

上海的抽水马桶是20世纪20年代以后才出现的,市中心的近代早期建筑大多没有煤卫设备。了解了这段历史,才能更好地阅读建筑,才能更好地直面和解决问题。

还有一个角度,老城厢的居民,三四代人蜗居在十几平方米的破旧房子里,改善生活的愿望十分迫切。一旦其需求与历史风貌保护产生矛盾,有时候难免会产生不理解甚至不满的情绪。

但从更大的城市发展视野来看,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到目前为止还缺少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老城厢这个上海最典型的传统城市历史风貌,显得格外具有意义。如果能够将其与外滩沿江万国建筑群、杨浦沿江工业遗存连成一线,作为一个整体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将是一个很有操作性的设想。

而要处理好保护和开发的关系,就需要我们阅读建筑、了解历史,站在更高定位上做好顶层设计,处理好短期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

从地理位置来看,老城厢地区保护与开发得当,可以成为上海的超级文化地标。如果能引入黄浦江水,通过方浜中路抵达湖心亭,恢复原有的部分水系和沿圆形城墙旧址,构筑绿色植被带或篱笆墙,还可以使之成为离市中心最近的江南水乡区(至少是体现一部分江南风貌)。

不光要了解历史建筑,更应发掘中西文化交汇地的独特魅力

“建筑可阅读”的第一个关键是建筑。在这方面,可以通过阅读书籍掌握一些基本信息。

除了泛读《这里是上海:建筑可阅读》等介绍性著作之外,还应该进一步细读郑时龄先生的《上海近代建筑风格》、伍江先生的《上海百年建筑史1840—1949》、黄元癤先生的《中国近代建筑纲要1840—1949年》等。

不光要了解上海历史建筑形成的几个重要阶段,从最早的传统建筑、西式建筑到新古典主义建筑,从中国古典建筑复兴到现代主义建筑、装饰艺术建筑,了解英、法、美、德、俄、日和西班牙等不同风格,教堂、学校、饭店、市政工业设施等不同功能,还应当欣赏建筑的细部,包括入口、山花、窗棂、塔楼等。

比如,我们俗称的“罗马柱”,其实就有塔司干、多立克、爱奥尼亚、科林斯和复合式等多种形态。

欣赏中西不同建筑师的设计风格,更是妙趣横生。邬达克设计了武康大楼,还有国际饭店、大光明等历史建筑,个性鲜明;与其同时代的还有很多中国本土设计师,他们同样在上海这个舞台上设计了大量流传下来的优秀建筑。

举个例子,百乐门很容易被看作旧上海“灯红酒绿”的标志,但实际上它的设计师是一位名叫杨锡镠的中国人。出于强烈的民族感情和爱国情怀,他在设计过程中尽可能多地使用了国货材料。

不可否认,由于历史原因,一些建筑反映了帝国主义强权和半殖民地文化,但它们本质上是中国人民辛勤创造的财富,不仅很多为中国本土设计师所设计,而且营造施工的更是中国人。经过岁月的沉淀,相关建筑无疑也是值得保护的文化遗产。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在阅读建筑时应该遵循辩证法,更多发掘上海作为中西文化交汇之地所具备的魅力。

引入“逛马路、穿弄堂、进客堂、听故事和有感悟”五步阅读法

“建筑可阅读”的第二个关键是故事。

在市、区、街道三级政府主持下,包括民间的自发写作,已经出版了一大批这方面的故事书,出现了一批认真讲述建筑故事、普及历史知识的自媒体公众号和视频号;文联、作协、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以及书店、旅行社等也在组织相关讲座、读书会以及实地行走等活动。

在已有基础上,怎么讲好故事?关键要讲清、讲实。有时,为了让听众产生兴趣,说一些美丽传说也可以,但要尽可能避免仅仅根据网上资料就胡言乱语,导致谬种流传。

比如,很多人参观过老城厢乔家路上其貌不扬的九间楼,参观过徐家汇南丹路文定路口的光启公园,却搞不清老城厢的徐光启和徐家汇的徐光启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徐光启故居在上海东边,徐光启的墓却在上海西面?

传说,九间楼建于明代,原有三进三出一百多间,后仅存最后一进“后乐堂”,原来的两层九间建筑也仅存七间。但也有学者考证认为,此说还不能论定,只能说徐光启故居在“九间楼”附近。而徐家汇是徐光启受赐葬的墓地,因徐氏后裔守墓聚族而居,且有肇嘉浜等多条河流汇聚而得名。

我在实践中总结了“三文一野”(文物、文献、文化老人和田野调查)故事打捞考证法,以及“逛马路、穿弄堂、进客堂、听故事、有感悟”的阅读建筑五步法。

继而,可以让人有各种感悟:一是感悟近现代中国历史,二是感悟上海城市发展史,三是感悟上海建筑演变史,四是感悟上海文化发育史,五是从人物故事中感悟自己的人生。这分别包含了建筑可阅读的知识层面、历史层面、文化层面、社会层面、时代层面乃至人生境界等。

建设主体是人民,重心在社区,目标是“四宜”,检验是“三感”

建筑可阅读的第三个关键是人,应该关注讲故事的人和阅读故事的人。

上海一批有责任感的优秀专家、学者和作家,前瞻性地提出了设立上海历史风貌区和64条永不拓宽道路的设想;最近又提出了“城市是可以行走的”概念,建议在历史风貌区和单幢历史保护建筑之间设计2公里范围内人性化街宽尺度、适合行走的“建筑可阅读示范马路”设想。相关设想和概念,聚焦的都是“人”。

在“建筑可阅读”过程中,人的主体作用得到了有力发挥:

一是出现了一大批社区志愿者群体,既有白发苍苍的长者,也有风华正茂的大学生,还有稚气未脱的青少年,大大提升了活动的广泛性和公众性;

二是许多文化人通过微信群、读书会等也兴致勃勃地参与到“走读上海”的实际行动之中,大大提升了“建筑可阅读”活动的人文价值和学术品位;

三是吸引了许多设计师和在地艺术家参与城市社区的微更新,大大提升了活动的艺术含量与审美趣味。

城市的发展不仅是硬件,还有软件。只有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回归城市发展的本意。要具备人文情怀,以提高市民审美素养、文明素质为旨归,不忘城市建设的主体是人民、重心在社区、目标是“四宜”(宜业、宜居、宜乐、宜游)、最终检验是“三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就此而言,“建筑可阅读”活动可以最大限度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人民群众成为城市发展的积极参与者、最大受益者、最终评判者。

发现社区之美和城市之美,发挥更大的溢出效应与带动效应

第一,从实际功效来讲,受疫情影响,人们减少了出城频次。漫步本地的历史风貌区,欣赏孕育上海文化的马路、里弄等风貌建筑,发现身边之美,同样其乐无穷。

第二,通过发现建筑之美、马路之美,进而爱屋及乌,发现社区之美、城市之美,从而激发起认同感和自豪感,使市民自然而然地爱家乡、爱祖国,有助于培养家国情怀,进而真正使上海的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化解、深入到市民心中,成为思想和行动的基因。

第三,通过对建筑历史文脉的理解,经由建筑美学的熏陶,可以不断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质、审美修养和人文情怀。

第四,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互动协商机制,完善基层社会治理尤其是文化治理,塑造基层全过程民主氛围,进而助力打造有凝聚力的社区共同体。

在此基础上,可从中洞察民意,为城市更新和发展提供启发、奠定群众基础,让城市通过对历史的创造性诠释“回到将来”,为建设人文之城、创新之城、生态之城谋篇布局。

但也要看到,开展“建筑可阅读”活动还有一些问题值得思考。

比如,如何保护好优秀历史建筑,在“留改拆”之间要有一个定量定性的科学取舍。

又如,如何利用好优秀历史建筑。城市发展决定了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的保护不可能一直处于静态之中,关键在于怎样用绣花功夫,在精细化治理实践中找到一个最佳结合点,让二者积极互动起来。

总之,“建筑可阅读”是一项有良好群众基础、正能量满满的活动,可以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上海特点、时代特征。一句话来概括:“建筑可阅读”活动,始于建筑,成于故事,归结点是人民。

03-02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