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市八初级中学位于黄浦区老城厢。1980年,为了帮助清理校园周边环境,师生们开始了学雷锋行动,一届届传承下来,直至今天。如今,全校每个班级都选出了一位“雷锋式”偶像,激励学生学习成长;各支雷锋小队则活跃于街道社区、工商企业、文博场馆、科研院所等,尽己所能服务社会的同时,也开阔视野,增加阅历。
爱心依旧,奉献依旧,不过,在今天下午该校的一场展示活动上,记者看到,如今,05后学生们用自己的巧思,为“学雷锋”赋予了新的内涵。
图说:展示活动上,05后学生们用自己的巧思,为“学雷锋”赋予了新的内涵 记者 孙中钦 摄
2006年9月,市八初中与小东门街道阳光之家开始了学雷锋志愿活动的共建。无论寒暑假,还是周五放学,同学们和阳光之家的学员一起开展学雷锋爱心义卖、暑期残奥运动会、夏日送清凉、迎新联欢、工艺绘画献爱心等各项活动。预备4班男生姚宇泽从小喜欢创新,并和好友组建了“机灵鬼”团队。“机灵鬼”们曾设计制作导盲机器人,为轮椅加装如厕清洗装置,减轻护理人员负担。进入初中后,他成为小东门街道阳光之家的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他萌发了新的念头——如何能通过奇思妙想来帮助特殊孩子呢?经过讨论,他和同学们决定设计一款名为“UWB技术智力障碍儿童防走失装置”。这个装置由两个装置组成,01号放在儿童的身上,02号放在设定的范围内。若01号超出02号设定的范围,02号就会发出警告声,并第一时间通知监护人,这样可以减少走失走丢的机率。“希望我们的这个装置可以帮助智力障碍的孩子和家庭。”姚宇泽说。
3小时内,募集大米、油、面等193件商品,总重量达287.86公斤,合计装箱18箱……这是市八初中一次劝募集中行动的成果。所有物资,全部捐献给贫困家庭的孩子们。在舞台上,孩子们说出自己的迷惘——起初,听说去超市劝募,有同学立刻打了退堂鼓,“叫我捐钱可以,但是劝募我怎么开得了口?”也有同学在被误以为是推销员而遭到冷眼后,感到灰心丧气。但是经过探索和合作,大家很快悟出了窍门。平时“高冷”的姑娘发现,微笑才是最好的“广告”,可以迅速拉近和陌生人的距离;少言寡语的男生克服了内心的不安,为团队出力。
40余年来,市八初中学子学雷锋的脚步从校内到校外,践行着“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据悉,从本学期开始,学校推出了“寻迹‘雷锋’小公民道德实践课程”。该课程也成为黄浦区思政科研攻关重点项目,聚焦初中生道德素养提升,分年级构建“学”“思”“践”“悟”四个模块一体化的课程资源,其中包括组建市八初中党团员“新时代公民道德”讲师团,开设“新时代小公民道德小讲堂”,推出“班级个性化岗位体验”计划,孵化校园志愿服务团等不同内容。在校长章健看来,学雷锋是一种“责任教育”,让学生们学会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尽责,并从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锻炼综合能力。
首席记者 陆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