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翁《奥赛罗》的主题是嫉妒,但,这并不是导演陈薪伊要把这部摩尔人为主角的戏排成全女班的唯一理由。《奥赛罗》,是贯穿陈薪伊导演生涯里的花冠,也是荆棘。这部定于7月9日在人民大舞台上演的作品,是陈导的新作,也是从旧作里绽放出的花朵。且听这位在上海成立了艺术中心刚过一年的导演的心声……
图说:陈薪伊 网络图
“1983年,我们把第三部戏《奥赛罗》提前”
“艺术承包队”,这个颇有年代感的词如今已经听不到了,但是,早在上世纪80年代,这是一条国有剧院“破釜沉舟”式的生路。
陈薪伊从中戏导演系学成回归陕西人艺时,戏剧并不景气:“我希望用经典作品建设演剧队伍和观剧队伍,浇灌荒芜了十数年的戏剧土壤。”她开始筹备把日本名作《女人的一生》改编上演,1982年9月24日在西安首演成功。贺敬之、刘厚生等戏剧大家建议把这部戏送到北京去演出。在北京联络演出事宜时,陈薪伊听说了“体制改革”的消息,不少年轻人都建议她带头组建“艺术承包队”。于是,《女人的一生》赴京演出,就成为该队的第一个项目。
1983年7月1日《女人的一生》在北京首演获得赞许。承包队活了!
图说:话剧《女人的一生》 网络图
这给予陈薪伊莫大的鼓舞,是艺术与市场的双重成果。于是,她一鼓作气找到夏衍,准备投入将其上世纪40年代的小说《复活》改编成话剧。夏衍先生“婉拒”:“最好不要排我的戏,免得找麻烦。”陈薪伊感受到这句话里的滋味,也感受到“新里程未必会一帆风顺”。
于是,“我们把第三部戏《奥赛罗》提前,创作开始。”
“1985年,我带着《奥赛罗》走进铁路话剧团”
起初,排演《奥赛罗》的计划得到当时文化部部长朱穆之的理解和支持,但是不久,风向就变了,《奥赛罗》停排,承包队解散,改革夭折。
1984年4月23日,是原定《奥赛罗》首演的那一天,也是莎士比亚的生日。这一天,陈薪伊至今难以忘怀:“那天,天降暴雨,我的心一直在哭泣。”当天,她用塑料包,妥妥地包好《奥赛罗》导演计划和舞美设计图,踩着自行车来到院部,诉说了痛苦,递交了辞呈。
“1985年正月初七,我带着《奥赛罗》导演计划走进铁路话剧团,向团长刘锡田、张炬讲述了我与我的《奥赛罗》的故事。经过半年考核,他们接受了我。”
图说:1986年版《奥赛罗》剧照 网络图
这就是陈薪伊在全国戏剧界一举成名的代表作《奥赛罗》,正式排演前的曲折故事。1985年10月,她递交排演《奥赛罗》计划时,正逢中国第一届莎士比亚戏剧节定于1986年4月23日举办的通知下发。当时,团长立即拍板,拨款一万元。“我泪如雨注……我相信——美,是永恒的。”此时,距离她首次接触莎剧的1957年,已经过了近30年。“1957年我考进陕西省话剧团做演员时19岁,第一件事就是去买了一套莎士比亚全集和刚刚出版的斯坦尼斯拉夫著作……”
中国第一届莎士比亚戏剧节开幕之际,中国铁路文工团话剧团演出的《奥赛罗》撼动京城。
“2020年,我带着全女班《奥赛罗》在上海首演”
了解了《奥赛罗》对于陈薪伊的生命以及艺术生命的意义,才可以理解她为何要再次排演该剧——但是此番是以全女班的呈现。她以全新视角,再次把自己的代表作奉献给成立了陈薪伊艺术中心的上海:“任何时代都需要莎士比亚,奥赛罗的悲剧,其实并不分性别,在任何人身上都可能发生。”
图说:全女班《奥赛罗》试排现场 网络图
她再次以经典剧目建设演员队伍的方式,花了一年构建全女班演员队伍。东方卫视晨间节目《看东方》主播何卿将扮演“奥赛罗”;其妻“苔丝德蒙娜”则由主持人万蒂妮出演。主持人郑琳、现代舞演员江帆等也将加盟……
图说:陈薪伊在演员招募现场 网络图
陈薪伊建议大家在欣赏奥赛罗前,先去研究一下马克思的话:“上帝想要惩罚你,必先剥夺你的理智。”最清明的理智和最巨大的激情相结合的人性,是最伟大的人性。“我们要在建立自信的同时,严防嫉妒这个魔鬼缠身——它是一切关系的大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