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章守护者张人亚的名字“人亚”是宁波话“银匠”的谐音,他原来是在静安寺的一家银楼里当银匠,并以此身份为掩护;1993年上海南北高架工程启动,“申”字的规划图中心,一幢老石库门建筑辅德里625号被保留下来,这就是中共二大会址……昨天,非虚构戏剧《辅德里》在海上文化中心首次展示排练片段,一群90后演员以歌舞和肢体,勾勒出张人亚及其家人守护党章的故事——中共二大的历史意义之一,就是确立了党章。据悉,该剧定于4月23日在大宁剧院上演,为2021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揭幕。
图说:非虚构戏剧《辅德里》将于4月23日上演 官方图
台词出自史料
《辅德里》由静安区委宣传部、静安文旅局出品,是首部聚焦中国共产党第一部党章,以中共二大会议所产生的七份重要文件为主线的非虚构戏剧。剧组确保剧中出现的文字、对白等语言,都有历史出处。例如,在第12场《重逢》中,毛泽东有一句台词:“吾兄系本公司发起人之一,现公司生意兴隆望速前来参与经营……”据在座的党史专家透露,这句话出自毛泽东写给李达的一封信,“潜台词”是召唤李达速速前往解放区参加重要工作。
该剧制作人李东曾经担任过舞台剧《战马》的中方制作人。他表示,真实、精准地传递史实信息,是第一要义。“非虚构戏剧”这个品类的定义,要求剧目中所有的文字,都不是虚构的。希望这部非虚构戏剧能让观众感到好看、好听、好懂,从而做到入眼、入耳、入心。文艺评论家毛时安表示:“‘中国共产党’这五个字是何时出现的,又是怎样传开的?未必人人都答得上来。”“中国共产党”正是二大代表蔡和森和向警予一同提出的。同时,毛时安还表示,“辅德里,这个地名具有召唤性,石库门也正是中国共产党的出发地,且有上海基因。”
图说:非虚构戏剧《辅德里》排练现场 官方图
戏剧表达时尚
该剧总叙事、导演牟森是上世纪80年代中国戏剧探索道路上的先行者之一。他对该剧的定位是:“叙事性内容、歌唱性台词、雕塑性身体、总谱性歌唱”。因而,全剧的结构更接近于奏鸣曲,形式上由演员时而成为歌队演员以宣叙调来叙述故事,时而成为剧中角色以咏叹调表达情感。在昨天呈现的排练中,扮演张人亚的演员,拎着一个破旧的皮箱——皮箱里正是他舍命保护,最终藏在其衣冠冢里的党章。
图说:非虚构戏剧《辅德里》排练现场 官方图
19名90后演员时而形成人墙,阻挡张人亚的去路——象征着革命道路上的重重艰险;时而从中冒出来一位演员扮演张人亚的侄女望红、张人亚的父亲张爵谦,唱着对亲人的期盼……直至在海外采集的苏联纪录片《东方之光》里首次发现了张人亚的动态影像。这样的亲人“重逢”段落,凸显的其实是对党的信仰的“守望”主题。
这批90后演员中,不仅有来自中戏、上戏、上音音乐剧专业的学生,还有来自美国纽约的戏剧专业毕业生,他们的表演满怀激情。上海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刘文国表示,如何让更多的青年观众也喜欢该剧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当下,电视剧《山海情》、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话剧《深海》等都成为青年观众的心头好,所以,《辅德里》能以青年观众喜欢的时尚方式来传递史实信息,也显得尤为重要。
图说:非虚构戏剧《辅德里》排练现场 官方图
“红色”也有品牌
为了让史实深入人心,除了上海首演之外,《辅德里》还将展开全国巡演。除了全国巡演之外,举行首演的大宁剧院内还将举行展览。展览将以微缩景观的方式,艺术化再现中共二大在辅德里召开的场景。还将适当复原可供观众拍照留念的情境——例如,一个衣帽架、一个张人亚拎过的皮质手提箱……沉浸式感受历史风云拂面。
与此同时,该剧还将被拍摄成高清戏剧电影,增加传播手段和方式。以“辅德里”为知识产权的红色文创产品的开发也在准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