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每年因拆除建筑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在2亿吨以上,每年产生的陶瓷垃圾超过1000万吨。“这些废弃物和垃圾扔了很可惜,只要开展有效回收利用,就能变废为宝。”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王美华,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乐天陶社社长郑祎,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分别建言,希望探索形成一批与城市绿色发展相适应的废弃物处理模式,切实为城市绿色循环发展提供保障;大力扶持陶瓷环保企业对陶瓷废物进行回收综合利用,解决长期面临的陶瓷污染问题。

思想众筹|每年超2亿吨废弃混凝土、1000万吨陶瓷垃圾扔了很可惜 两位全国政协委员建议这样做-LMLPHP

图说: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王美华 采访对象供图

建设长期性处置基地

“近年来,上海、北京等地先后都制定了建筑垃圾处置管理规定,有效提高了这些地区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水平,但总体来看,我国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低,建筑废弃混凝土资源化利用产业化发展缓慢。据统计,我国每年因拆除建筑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在2亿吨以上,其中绝大多数是废弃混凝土,这些废弃混凝土除少部分应用在较低等级的预拌混凝土中以外,大部分被直接填埋甚至非法倾倒。”王美华委员分析说,建筑废弃混凝土源头控制存在弊端,源头分类没做好,增大回收分拣难度,造成建筑废弃混凝土处置的无序化;随意处理或者给小作坊、小的脏乱差处理点处理,造成建筑废弃混凝土回收处置市场的散乱化。另外,建筑废弃混凝土企业处置能力与规范化,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上海全市规范化的处置能力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全市备案的只有11个建筑废弃混凝土处置点,设计处置能力每年约只有600万吨,而全市每年产生的建筑废弃混凝土约为1000万吨。全年规范化处理建筑废弃混凝土40%不到,基地的产能利用率也不高。

王美华委员建议规划和鼓励建设建筑废弃混凝土资源化利用长期性处置基地。既要在临时处置基地基础上鼓励布局长期性处置基地,形成建筑废弃混凝土处置样板基地,又要在空白区域同步规划建筑废弃混凝土的处置基地,优化建筑废弃混凝土的回收、处置半径,降低社会整体运营成本。强制和鼓励建筑废弃混凝土集中化、规范化处置,完善建筑废弃混凝土资源化利用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制,加强监管力度,强化规范化运营的执法力度。

她还表示:“应鼓励和引导建筑废弃混凝土资源化利用产品的系列化和规范化研究与应用,通过源头分类、先进理念、技术和装备,在现有基础上,分门别类地将质量好的建筑废弃混凝土通过深加工资源化,形成中高强度等级再生混凝土、再生干混砂浆、再生粉体掺合料等附加值更高的资源化利用建材系列化产品。”

思想众筹|每年超2亿吨废弃混凝土、1000万吨陶瓷垃圾扔了很可惜 两位全国政协委员建议这样做-LMLPHP

图片来源:东方IC

变成为新型建筑材料

作为国际著名陶艺家、策展人,郑祎委员对陶瓷垃圾的去向十分清楚,她说,中国是世界第一产瓷和用瓷的国家。在生产陶瓷产品的时候,每年产生了超过1000万吨的陶瓷垃圾。这些固体垃圾处理的方式大部分为非法掩埋与倾倒去偏远的乡村。由于陶瓷是不可降解材料,它会大量污染土壤、植被与赖以生存的水源。“所以处理好它们极其重要。”让郑祎委员高兴的是,有些企业已经在这个领域里面有所发展,把陶瓷垃圾变成为新型建筑材料。但仍然面临政策少,成本高,缺少关注,市场接受度也低等问题。      

“如何有效利用回收陶瓷垃圾使其变废为宝,应该是国家重点关注与支持的项目。”

郑祎委员建议陶瓷产区政府支持环保回收再利用的项目,辅助其研究工作,提供研究基地,设立回收站,收集陶瓷企业产生的废料,大力扶持陶瓷环保企业对陶瓷废物进行回收综合利用,解决长期面临的陶瓷污染问题;国家针对环保企业给出政策倾斜,打通绿色道路,并引导大型建筑项目采用此类环保材料。

03-11 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