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三日,惊闻杨在葆大师哥因心脏病而突然离开了我们这个世界。从此,我们再不会有“石东根”“肖继业”“代理市长”等等中国硬汉形象了。想到这些不禁悲从中来。

童自荣:致敬杨在葆老师-LMLPHP

我尤痛惜杨老师的一身本事未及充分传授给年轻的艺友,而猝然随他一起去了那个世界。

我曾写过一篇题为《杨在葆印象》的文章,那是那年福州与他有过一次同台演出之后。我们一起相处了三天,实在很难得,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杨在葆老师是如何乐呵呵和普通员工合影留念、有求必应,又是如何主动为开车的司机也大笔一挥留下他的墨宝,这都是我亲眼所见。他又不止一次抚着我肩膀贴心地说:“老百姓对我们这些文艺工作者这么好,我们千万不能怠慢了他们,一举一动千万不能让他们失望。”这是我亲耳听到的。总记得他就像个大哥哥那样,真心贴心地为我怎样发挥余热,怎样好好生活出谋划策。现在每每回忆起来,我还不禁潸然泪下。

不错,杨大哥身上,比业务更让我敬重的,是他的为人。他是把人民,把观众朋友看作自己的衣食父母,甘心做人民忠诚的艺术家。

拿出和杨在葆老师一起照的那几张相片,我忽然意识到,咱们的杨大哥真可谓是上戏的骄傲,上海的骄傲。上海演员有些地方实在很了不起,我为之自豪。举个小例子——做广告,就很说明问题。我印象中,杨老师是极谨慎对待的。当然还有些出色的上海演员,像焦晃、梁波罗等等,也都是这样的。已去世的孙道临老师,更曾发誓,一辈子决不做什么广告。有的演员也许并非只为赚几个钱,但却会造成某些负面影响。如以前有个饰演诸葛亮的,今天还在指挥三军大破曹操,隔天就出现在公交车上,为推销某品牌内衣而招摇过市。这个镜头,我好几次在淮海路上瞧见,心里真不是滋味。难道这个演员就不知道好好保护自己所塑造的角色吗?

这些年,很无奈的,一个又一个杰出的艺术方面的人才,纷纷离开了我们。怎样对待那些尚健在的老艺人,如何小心翼翼地既保护又延长他们的艺术生命,值得深思。毫无疑问,这些杰出人才,如同国宝,难得!年过八十,还是要尽全力让他们继续发挥余热,把他们的一身本事,通过各种方式传授给年轻人。最好办到的是动员他们各自出自传,或发表总结自己艺术经验的书。生活方面,应尽可能给他们特殊的照顾,这是完全办得到的。

杨在葆老师——上海演员的杰出代表,你一路走好,我们这些小师弟们都会以你为学习榜样,努力加油。

03-11 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