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 (记者 江跃中)12日,普陀区教育局在晋元高级中学召开以“智慧引路技术赋能”为主题的推进国家级“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工作大会,并向全国同步直播。据介绍,普陀区将从“公平”和“选择”出发,努力破解教育信息化之路上“融”“通”“准”三大难题,做到“教”“学”“研”“学企合作”四个层面的转变,探索更多元的教育信息化应用场景,实现“智慧引路,技术赋能”。

“3+3+3”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是啥样?智慧引路,技术赋能-LMLPHP

图说:启动仪式。普陀区新闻办供图

      普陀区教育工作党委书记胡俊对普陀“3+3+3”模式的实验区建设计划进行了解读,她剖析了普陀区在探索教育信息化中遇到的三大难题——“融”“通”“准”,介绍了普陀教育即将完善的三大平台——“J课堂”教育资源平台、“五育融合”教育评价平台、普陀区教育质量监测平台,以及将要落实的三大项目——打造安全规范的教育信息化基础支撑新环境;全面推进区域数字教材试点区建设;加快培育新型数字化学校。

教育信息化将会带来哪些教与学方面的转变和益处?晋元中学学生刘思辰深有体会。一年半前,当她踏入晋元校园,“智慧课堂”“网班”等新的学习方式,让她收获颇丰。“课前可以用移动终端进入‘智慧课堂’自主学习微课,预约自主实验活动,向老师提出问题。课程中也可以查阅资源包中的图片文档动画演示等,通过即时诊断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智慧课堂’丰富和优化了我们日常的学习路径,‘网班’平台则在节假日,尤其是寒暑假,为我们提供了具有针对性的作业辅导。”刘思辰介绍,老师们编制的作业,会配合“网班”及时推送讲评和指导,老师也会在后台关注同学们的完成情况,进行提醒和补充辅导。此外,还可以和老师一对一交流。“智慧课堂的资源和网班的交流给予了我更多的自主时间,让我变得更乐于探索和思考,更高效合理的规划自己的学习。”她总结道。

新普陀小学东校老师王晓帆认为,教育信息化是技术时代赋能教与学方式的变革。该校积极探索数字化课程环境建设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学校各学科以“研究标准、课堂观测、评价推进、数据解读”四个关键点,推进课堂互动反馈技术改进学习活动的组织与评价方式的研究,引导学生在行为、认知和情感等维度深度参与教学活动,提高了教师在预设学习活动、生成学习体验中敏锐洞察学生学习过程的能力。

“3+3+3”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是啥样?智慧引路,技术赋能-LMLPHP

图说:区域特色信息化工作推进主题汇报。

“基于数据的教育、教学将有助于深化课程改革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数据能够促进教学决策的最优化和教学干预的精准度,促使教师的教学更具靶向性,引导学生走进积极、主动的深度学习。”王晓帆说。

会上,市教委副主任李永智用“探索”和“转型”两个词,分析了教育信息化背后的育人理念更新及教学模式的变革。他希望普陀教育能够借由上海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契机,自上而下开展整体建设,通过整区推进、购买服务、数据驱动三方面实现以育人为本的教育智慧化转型,为实验区的创新探索出一条道路。

普陀区副区长王珏表示,实验区的创建给普陀教育信息化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要通过强化实验区建设的顶层设计、强化实验区建设的创新探索、强化师生信息素养提升三方面来激发和辐射教育信息化的强劲动力,让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普陀百姓。

会上还举办了学企对话,学校与技术公司针对数据打通、资源共享、师生减负、五育并举等教学场景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了直接的沟通和探讨。市教委信息中心主任王明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主任顾小清教授作了点评。

03-14 0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