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重生,新型人民军队在这里定型
——踏访古田会议会址
■解放军报记者 李佳豪 通讯员 田栋 王鸿壕
东临彩眉岭,西倚将军山,南踞吊钟岩,北卧梅花山……群山环抱的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原本只是闽西的一座普通小镇,却因一次会议,成为我军发展进程中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坐标。初春时节,记者走进古田,再次聆听那段流传至今的历史回响。
古田会议会址,原为古田当地廖氏宗祠。步入其中,正厅上方悬挂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会标格外醒目。
“1928年4月,毛泽东与朱德、陈毅在井冈山会师,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随后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并由井冈山转战闽西开辟新的根据地。”古田会议纪念馆工作人员廖凤珍告诉记者,古田会议虽然只是红四军内部的一次代表大会,却因其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而被永久载入史册。
纪念馆展出的一张照片,再现了古田会议召开前的历史背景——当时,红四军官兵身上的衣服五花八门,有的是农民的短衫、账房先生的长袍,有的是地主的马褂、铁匠的坎肩……
然而,比服装更混乱的是思想。大革命失败的阴霾,井冈山陷落的乌云,“红旗还能打多久”的悲观,红四军内部种种旧军队的积习……官兵思想中的迷茫和困惑,危及着这支军队的前途命运。
更为严重的是,在1929年进军闽中、转攻上杭的战斗中,红四军损失惨重。这支组建一年多的军队,面对敌人的重重包围,处境异常困难。
“苦衷孤寡最凄凉,无衣无食无人养……”在纪念馆的众多史料档案中,一首曾题写在上杭南阳农户墙壁的诗引起了记者的注意。龙岩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副科长蓝松英介绍,这是一名太平军士兵所作,描写的是太平军入闽后,因供给不足,形如流寇的悲惨境遇。
“千百年来,多少支由农民组成的队伍揭竿而起,却又最终消散在历史的长河中?红四军如何避免重蹈覆辙?共产党人能不能改天换地?”蓝松英告诉记者,在事关红四军和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刻,陈毅专门赶赴上海,向党中央汇报红四军的情况。
“经过讨论,由周恩来、李立三、陈毅三人组成的专门委员会形成了《中共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即著名的‘九月来信’。”蓝松英说,中央在信中充分肯定了党对军队的领导制度,明确指出红军由前委指挥,党的一切权力集中于前委指导机关,“这是绝对不能动摇的原则”。
根据中央“九月来信”的精神,红四军前委决定召开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
为做好会议的准备工作,毛泽东殚精竭虑、废寝忘食。白天,他召开工人调查会、农民调查会、士兵调查会,以及各支队、纵队党代表联席会议,与官兵、群众探讨红四军中存在的种种错误思想和不良倾向,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晚上,他在屋内秉烛夜书,草拟《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
1929年12月28日,古田下起了大雪。在廖氏宗祠会场内,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正式召开了。
会上,毛泽东作政治报告,朱德作军事报告,陈毅传达中央“九月来信”。经过与会代表们热烈讨论,大会一致通过了毛泽东代表前委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即“古田会议决议”。
“古田会议总结了红四军成立以来军队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确立了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规定了红军的性质、宗旨和任务,重申了党对红军实行绝对领导的原则,反对以任何借口削弱党对红军的领导,必须使党成为军队中的坚强领导和团结核心。”蓝松英告诉记者,古田会议探索出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光辉道路,新型人民军队就此定型,并走上了发展壮大的历史征程。
“历史,往往在经过时间沉淀后可以看得更加清晰。回过头来看,古田会议奠基的政治工作对我军生存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时至今日,古田会议纪念馆馆长曾汉辉仍清晰地记得,习主席参观古田会议会址时的情景。
2014年10月31日,习主席来到古田,出席在这里召开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期间,他带领会议代表参观古田会议会址,一起重温我党我军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接受思想启迪和精神洗礼。
“在古田会议召开85周年之际,习主席亲自决策和领导召开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重点研究解决党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军队的重大问题,对新时代政治建军作出部署,确立了党在强国强军征程中政治建军的大方略,把我们党建军治军思想推向了一个新的时代高度。”前来参观的武警龙岩支队某大队教导员李福龙说,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召开后,人民军队重振政治纲纪、重塑组织形态、重整斗争格局、重构建设布局、重树作风形象,部队上下面貌一新。
从古田重整行装再出发,7年来人民军队在党的领导下革故鼎新,一路栉风沐雨,一路开新图强,一路砥砺奋进……
古田问道,问道古田。群山环抱的古田,见证了人民军队两次重要关头、两次革故鼎新、两次凤凰涅槃、两次浴火重生。回望古田,这座闽西小镇之于历史的意义,正如彩眉岭下那8个熠熠生辉的大字——
古田会议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