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会堂建设施工现场。

“宴会厅屋顶宽48米,长54米,万人大礼堂台口上方32米跨度,观众厅二三层挑台的钢梁悬挑长度分别为16.6米和15.5米……”眼前这位满头银发、戴着眼镜的老者便是当年人民大会堂结构工程组设计师李国胜。说起大会堂,已经88岁高龄的他思路清晰,侃侃而谈。

1958年10月,李国胜所在的北京市规划管理局设计院第一设计室承担了人民大会堂、民族文化宫、民族饭店的设计工作,25岁的他被分到大会堂结构组工作。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与大会堂的渊源从那时起一直持续到今天。直到现在,每当大会堂进行结构安全检查、改造、扩建等工作,他都是第一个到达现场的人。“我是大会堂建设的‘活档案’,我对大会堂是有感情的。”李国胜动情地说。

“对于大会堂这样的大跨度建筑,很多方面都突破了当时的记录,保证质量是第一位的,这对结构设计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李国胜说,结构设计不仅关乎建筑主体的安全,还要配合造型细节的美观,考虑到大理石、花岗岩等墙面处理和花灯安装,同时也要适应各种复杂机电设备的安置和操作。

没有先例可供参考,也无外援可以求助,最关键的是留给设计师的时间也极为有限。为赶在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庆典之前完工,大会堂的建造采用了非常规的边设计、边备料、边施工的做法。“如果结构大样弄不出来,后续施工就没有时间了。”李国胜解释。

面对这样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李国胜和同事们信心百倍,写下了决心书和保证书。李国胜清楚地记得,为了密切配合施工和备料,把设计院和工地之间不足4公里的车程时间节省出来,他和同事们于当年12月便搬到工地进行设计。那段时间里,画图桌旁整天都围满了工人师傅和备料人员。没有计算机,也不懂系统工程学,设计工作千头万绪,加班加点早已稀松平常。

在党的号召下,知识分子和工农群众紧密团结,迸发出了惊人的创造力。为了尽快出图,50多人的结构团队苦干加巧干,打破常规顺序,简化绘图方法,确定了统一的设计资料、计算步骤,还制作了大会堂工程专用图表。“这些做法对于提高效率、保证质量、便利施工起到了重要作用,集思广益是大会堂得以胜利建成的宝贵经验。”李国胜这样评价。

最终,结构组只用了3天就画出了基础刨槽图,又用了3天画出基础施工图,后用1个星期画出地下室顶板结构图,累计出图3600余张。

时至今日,李国胜依然保留着大量当年建造大会堂的图册、小结、工单等。他说:“我年岁大了,当要追溯某些具体问题时,图纸资料是很重要的,大会堂的资料坚决不能丢。”

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北京市开展房屋大检查,40多岁的李国胜爬到大会堂顶棚里,里里外外详细检查。此后的40多年里,人民大会堂陆续进行抗震加固、消防改造、外墙保温、设备更新、增设空间等多项工程,每一次都少不了李国胜的身影。2020年,大会堂北京厅、山东厅进行升级改造,精神矍铄的李国胜老人家依然活跃在第一线。“虽然我从1959年9月16日就离开了大会堂工地现场,但是大会堂的结构设计是我参与的,我要对它终生负责。”李国胜说。

在李国胜眼里,人民大会堂蕴含着劳动人民的心血,也包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回忆起那段干劲冲天的红色岁月,有着65年党龄的李国胜百感交集:“建筑就是历史,建筑就是文化。在党的领导下,我们没有被困难吓倒,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的自豪感。能参与这场伟大的实践,是我莫大的荣幸。”

03-16 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