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记者 陈浩 通讯员 汤妙兴)漕泾镇境内有浦东铁路、金山支线、化工支线,全长16公里,涉及铁路桥梁52座,立交7座,涵洞42个,道口1个。漕泾镇通过建立“镇职能部门与村组相结合、群众守护与专业机构相结合、人力守护与智能值守相结合”的护路机制,使铁路护路责任到人到路,形成长效态势,确保境内铁路安全无事故。

老兵护路弘扬优良传统

漕泾镇平安志愿者中,有一支平均年龄已逾60岁的退伍老兵护路队。护塘村西部,东边是数千亩葱葱绿绿的防护林,西边是穿越全村的铁路金山支线。去年以来,5位老兵担当起铁路护路的重任。当时有人提议,对周边农户已拆迁的路段,不用再巡逻了。但老兵们认为,守护铁路安全,情愿十防九空,来不得半点马虎。他们冒风顶雨,一次次地巡逻在村内3公里的铁路周边,向村民宣传铁路安全“八禁止”规定。

金山漕泾:退伍老兵护路,脚步丈量铁路-LMLPHP

图说:老兵巡逻队员

 汤妙兴供图/下同

今年全国“两会”召开,老兵护路队增加巡逻班次,尤其在早、中、晚三个节点,坚守在护路一线。对铁路附近一装运货物船只往来频繁的企业,配合村干部督促他们严格遵守铁路安全规定,劝说船上人员不得进入铁路警戒线内逗留。

24小时值守在一线

漕泾镇针对境内面广量大的护路任务,注重人力防守的同时,启动智能监护,提升铁路守护的“密度”。在全长16公里铁路线中,选择重点区域,安装了34个远程视频监控探头,24小时瞄准铁路两旁。例如去年几次突降大雨,部分铁路涵洞遭受水淹,道路被阻,危及铁路安全。一支由军警民组成的抢险队连夜赶到现场,经过三四个小时机械排水,天亮前道路恢复通行。

“抄近路也不行。”金光村有将近2公里铁路,有几户农民承包田在铁路的对面,绕道口穿越要步行20分钟,有少数村民图省力“抄近路”。去年,镇村联合在高风险路段安装了越界语音报警探头。村民老李说,“这个办法好,不仅可以24小时监守在铁路旁,一旦有人走近铁路,机器还发出警示声音,劝阻马上离开”,从此“抄近路”的现象得到改观。

守护铁路已成常态

据漕泾镇社会稳定办主任阮春峰介绍,在“三个结合”机制中,从镇层面来说,将铁路护路纳入全镇平安建设范围,并由镇主要领导负责,派出所、稳定办、军警民联防队等组成护路联防机构,沿线六个村由村委领导、治保主任和村民组长组成护路小组,并成立5-10人护路志愿队,从上至下形成“有组织、有队伍、有联防”的护路常态。

金山漕泾:退伍老兵护路,脚步丈量铁路-LMLPHP

图说:平安志愿者在维护铁路防护栏

巡视常态化是护路的关键。蒋庄村护路队负责人俞斌欢说,铁路和乡村发展关系日趋密切,农村致富已离不开铁路运输。过去村里招平安志愿者很少有人报名,现在从原来的5人增加到11人,并把巡护地段落实到组和人,一些在铁路旁乱倒垃圾、秸秆焚烧、翻种蔬菜等不良旧习得到及时劝阻。

03-20 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