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诈骗、网络霸凌的“黑手”,竟伸向了在校园里的孩子。深圳市光明区一名初一学生,被小伙伴们指指点点、避而远之,她翻看微信才发现,朋友圈里疯传着抹黑她的虚假信息。她联系发文公众号要求删帖,对方要求支付2200元删帖费。
央视截图
造谣污蔑、有偿删帖,网络水军这些下三滥的手段,竟用到了未成年人身上。线上的虚假信息传播到线下,被抹黑学生受到孤立、排挤,心理压力之大可想而知。警方调查发现,涉事公众号背后的公司有严密的分工和组织架构,在网络上恶意编造虚假信息,实施“有偿删帖”谋取非法利益。6名犯罪嫌疑人已被警方抓获。
网络水军的“黑手”伸向孩子,必须引起足够的警惕。一方面,网络水军炮制虚假信息,正从个人经营加快转向专业化、协同化、产业化,危害不可小觑。网络水军有时制造漂亮的假数据,通过炒作提高某些人或产品的知名度,有时蓄意贬低他人人格、损害他人名誉。在上述案例中,被抹黑学生的遭遇并非个别。涉事公司经营的各类公众号在全网有近160万粉丝,公司近半年的流水达50余万元;每当侵权事件发生后,大多数受害人或企业都会接受花钱删帖。
另一方面,网络水军是一门“生意”,其背后往往有“雇主”。虽然上述案例的报道中没有提及“雇主”,但值得注意的是,校园霸凌中,网络霸凌已成为手段之一。据专业人士介绍,校园网络霸凌常见的方式是通过发信息、照片、视频等贬低被霸凌者,让受害者蒙羞后,再借由社交网络进行更广泛传播。这种霸凌方式无休止、全方位对当事人实施“精准打击”,能快速击溃未成年人心理防线。不管有没有“雇主”,这一网络水军抹黑未成年人的案例,都应该引起有关各方的重视。无论是线上线下,学校和家庭要留意霸凌“苗头”,引导未成年人理性看待各类网络信息,帮助他们保护自身权益。
网络水军等黑灰产,不仅侵犯受害人的合法权益,也污染网络生态,危害社会正常秩序,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形成监管合力、加大打击力度,阻止其继续作恶。
纪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