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一名患者通过康复机器人,在接受康复治疗 记者 孙中钦 摄
“来,我们跟着机器一起做脚踏车运动。”在上海市第三康复医院的病房里,治疗师正帮患者李建(化名)做康复训练。被动训练完成三组后,他露出了一丝笑容……
今天,首届“静安区康复医学规范化培训班”在上海市第三康复医院开班,面向全区的相关医疗人员开放。医院将与对口新疆援建地区签署共建康复健康共同体的合作协议,整个培训课程通过网络向新疆巴楚县的医生同步直播。上海市第三康复医院院长、重症康复科学科带头人林万隆说,康复治疗就是最后“一公里”,就是为了让病人能完整健康地“走出去”,实现从“活下来”到“活得好”的转变。
重伤后,一切从零开始
李建48岁,身材魁梧高大,如今只能躺在床上。抬腿、弯曲这种在正常人身上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动作,对他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今年春节前,李建在老家被一辆疾驶的车辆撞飞,头部着地,不省人事。经过当地和上海的医院接力救治,命是保住了,但脑损伤造成瘫痪,智力水平也倒退了,自理能力为零。病情稳定后,家人将他转入第三康复医院。“我哥是个要强的人,不会轻易倒下,希望他可以恢复,未来的路还很长。”他的弟弟说。
“重伤后一切从零开始,我们要想办法让他站起来。”重症康复科主任娅茹说,手术成功只是第一步,有的病人却一辈子没有醒来,家属陷入两难。上海市第三康复医院是本市第一批建设的康复专科医院,前身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永和分院,重症康复学科是上海市重点专科。在该院,以神经重症为特色,涵盖重症、康复、护理、中医、营养、心理治疗,形成了多学科协同合作模式的康复团队。重症康复病人可以利用下肢智能康复训练器、体外膈肌起搏器、针灸以及高压氧等多种康复治疗手段积极锻炼,并获得较好的预后。
图说:上肢康复机器人采用游戏机的形式,让患者在治疗中感受到乐趣
康复,托起患者的尊严
大家看望生病的亲友时,常常会送上“早日康复”的祝福。康复,就是通过各种治疗方法将疾病所致功能障碍恢复到正常或最佳的状态。“很多康复治疗对于患者而言是无可替代的,甚至和手术同等重要。而重症康复,更是一个考验身心的巨大难题。”林万隆说。
“一开始家属总是不一切代价抢救的,随着现代抢救技术水平的提高,很多以前没办法抢救的患者现在能有效抢救,然而这些被抢救回来的患者中有相当部分生存质量低下。”从业多年,林万隆看过了人间百态,有的患者浑身插满管子,勉强活下来,生存质量却很低,时间久了,家属难免会动摇,这是人之常情。但是他也发现,这部分患者通过重症康复可以有效提高生存质量,帮助他们顺利渡过难关,回归到正常的生活状态。
42岁的小赵,因脑外伤成了植物人,语言、运动、吞咽功能完全丧失,但是,经历了绝望的家属并不想放弃。进入康复医院后,团队给予了重症治疗和康复训练,4周之后,小赵苏醒并拔管。“重症康复就像升级打怪,患者要面对一道道难关。”林万隆说,患者年轻,期望值高,前期的康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后期的康复趁热打铁。半年后,小赵从“躺着”变为“坐着”,家属从“绝望”中看到“希望”。
植物人促醒已成“核心技术”
意识障碍与植物人促醒康复,是第三康复医院的一大特色。去年,64岁的李秀(化名)因突发脑出血被送至江苏当地医院治疗,尽管手术后活了下来,但是仍然处于昏迷状态。后来,家属听说上海的植物人促醒诊疗能力强,就将李秀送到这里。
经过综合康复评定,团队为其制定了系统且细致的康复治疗方案。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李秀眼睛可以睁开、对强光有了刺激;同时,健侧肢体可以简单自主运动。这让医生和家属看到了希望。半年后,李秀成功促醒,家属流下了开心的泪水。李秀出院后,一直在门诊康复。在医生的指导下,他借助助行架,恢复了站立和步行能力,尽管步履蹒跚,但每一步都是迈向成功的基础。
首席记者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