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眼向世界开放 “最强大脑”们这样评价……-LMLPHP

图说:WLA会员、20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得主乔治·斯穆特三世 来源/WLA

从古至今,人类从未停止对头顶苍穹的探索。就在今天,中国天眼正式面向世界开放,接受全球科学家的观测申请;并在5月15日前,向全世界征集观测项目建议。FAST望远镜由中国自主建造,是全球最大且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极大拓展了人类观察宇宙视野的极限。

这颗凝望苍穹的巨大眼睛,镶嵌于苍翠的贵州深山老林,承载着最前沿的科学和技术。FAST向世界开放的消息,也引起了天文领域“最强大脑”的关注。本报通过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WLA),独家采访了两位WLA会员:天体物理学家、20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得主乔治·斯穆特三世,以及《生活大爆炸》中“谢耳朵”的原型,197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谢尔顿·李·格拉肖。在顶尖科学家看来,中国正在为世界科学作出重大贡献,FAST正是其中的代表。

“我曾实地参观过”

当地时间2020年12月1日,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轰然倒塌。从1963年正式建成起,阿雷西博望远镜不负众望,获得了众多成果。长期在阿雷西博天文台工作的物理学家亚伯·门德斯悲伤地说:“失去阿雷西博,就失去了一天24小时监控微弱无线电信号的能力,现在我们只有一只‘眼睛’了。门德斯口中的“眼睛”,正是FAST。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巨大的无线电波收集面积发挥了重要作用。它能将微弱的信号收集进接收器阵列。因此,它已经发现了许多脉冲星。”斯穆特三世告诉记者,“利用FAST接收到的稳定信号,科学家们能长期观察和探测低频引力波,这对于了解诸如超大质量黑洞合并和原始引力波等信息很有帮助。”

谢尔顿则介绍,在他出生的那年(1932年),美国无线电工程师卡尔·詹斯基发现了来自太空的无线电波。从那时起,无线电波就在天文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74年,阿雷西博望远镜发现了第一颗双星脉冲星。FAST体积更大,如今正是‘接棒’建功立业的最佳时机。”

斯穆特三世饶有兴致地说,自己在三年前参观过FAST,当时FAST还在建设中。印象最深的是风尘仆仆的工程师。那次参观后,斯穆特三世和博士生伊万·德博诺发表了论文,文中提议FAST可以开展极富成效的21厘米谱线深空勘测,并以此绘制从银河系到宇宙一半光年半径的三维宇宙图。这位古稀之年的老科学家表示,自己正展开一项新的研究计划,也有可能向FAST申请观测时段。

中国天眼向世界开放 “最强大脑”们这样评价……-LMLPHP

图说:WLA会员、197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谢尔顿·李·格拉肖 来源/WLA

“相信能带来诺奖成果”

FAST向世界开放,谢尔顿很是兴奋,在他眼里,这对天文学研究而言是极大的福音。尽管作为理论物理学家,谢尔顿并非FAST的潜在用户,但他指出,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望远镜——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预计在2028年投入观测,在此之前,FAST将是世界射电天文学必不可缺的大科学装置。需要强调的是,中国同样是SKA的主要成员国。而记者了解到,中国未来射电天文设备的布局可以概括为:自主研究与国际合作相结合,单口径与干涉阵列协同发展。

“最好能出个诺贝尔奖。”这是一位FAST工程师面对镜头时的期待,大家希望世界、尤其是中国的科学家们能够因天眼而有好运气。对此,斯穆特三世说,诺贝尔奖来自伟大的想法和发现。当一个新的装置投入使用,并且其观测范围远远超出以前所知晓的范畴时,很有可能会发现一些新事物。尽管获得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的青睐或许还要等上很多年,但斯穆特三世相信,至少有一支优秀团队能通过FAST的观测获得重大成果,并摘下诺奖。

两位科学家对今年第四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也充满期待。斯穆特三世希望能在今年的论坛上听到有关FAST运行情况的报告,了解正在开展的科学项目及其进展。谢尔顿表示,FAST一定会开展令人兴奋的研究,比如发现原始引力波、探秘太阳系行星、发现宜居的系外行星,他渴望在今年的论坛上听到FAST带来的好消息。

特派记者 郜阳

03-31 0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