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记者 裘颖琼)上海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2021年度工作会议今天召开,住建领域的“民心工程”排定——在重大工程建设方面,上海今年继续保持一定建设强度:计划安排正式项目166个,其中计划新开工18项、在建128项、建成20项,预计年度投资规模不低于1730亿元。今年上海建设完善市重大工程项目信息系统管理平台,推广“三个一”项目责任制,推进科技创新、生态环境、民生保障、基础设施、城乡发展等五大领域重点项目建设,确保中共一大纪念馆等一批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按期完成。
在重点区域建设方面,上海住建部门将从“生态惠民、宜居安居、低碳绿色、智慧治理、韧性城市”五大方面具体行动,系统推进绿色生态城区、地下综合管廊、建筑信息模型(BIM)、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5G新型基础设施等城市现代化要素融合建设。结合五个新城区位特点和发展阶段,合理安排建设时序,形成统一的项目储备库;围绕产业园区周边、轨道交通沿线加大租赁住房建设供应力度。同时,加快推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临港新片区和外滩-北外滩-陆家嘴“黄金三角”等重点板块开发建设,全力打造国际大都市发展能级的集中展示区和世界一流的“城市会客厅”。
在“一江一河”方面,今年还将不断拓展滨水空间、提升品质、雕琢城市景观新地标。在具体建设任务上,推进一批公共空间建设,如杨浦滨江大桥绿地、普陀岸线公园;完成一批品质提升,如乌镇路桥改造、北外滩贯通和综合改造;助力一批历史遗存改造及功能提升,如世界技能博物馆,打造更多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生活秀带”。此外,上海将积极推进《上海市黄浦江苏州河滨水区域管理条例》(暂定名)的立法工作。
在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上,今年聚焦内环内主次干道、风貌道路、内外环间重要道路以及一江一河、五个新城、历史名镇等重要区域,全年完成整治道路不低于100公里。推动多杆合一、多箱合一、多头合一、多井合一、多牌减量,创建无架空线全要素整治示范路段或片区,建立健全市政全要素管理机制,并探索合杆设施共享模式,将综合杆设施系统打造成为支撑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设施基座。同时,打造一批全要素市政市容景观建设和提升项目,突出加强中共一大会址周边、申字形骨架路网周边、黄浦江及苏州河两岸等重要路段、重要区域环境品质的全面提升。
在住房方面,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商品住房销售管理。同时,大力发展租赁住房,加快构建参与主体多元、运营服务规范、租赁关系稳定的住房租赁体系,完善从“一套房”“一间房”到“一张床”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多层次租赁住房布局,尽最大努力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缓解住房困难。
此外,重点围绕城市发展运行所需各类人才和基础公共服务人员需求,完善单位租赁房政策,健全保障性租赁住房制度体系;加大公租房拆套合租和宿舍型房源筹措供应,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政策覆盖面。完善住房公积金缴存机制,加大本市住房公积金对租赁市场发展支持力度。推进住房租赁平台对接本市“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加快建立行业监管长效机制。计划全年租赁住房形成供应5.3万套/间(含公共租赁住房0.8万套)、4万张床位。
在大居建设上,加快大型居住社区配套设施的建设、移交和开办使用,解决好入住居民“开门七件事”的生活需求。全年预计保障性住房新增供应300万平方米。
在旧区改造上,今年上海将加大力度推进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的任务目标,计划改造70万平方米、受益居民3.4万户。以“紧盯不放消存量、严格管理控增量”为工作目标,确保在今年6月底前完成第二轮居民在外过渡安置任务。以静安区零星旧改为试点,启动推进零星旧改专项工作,摸清底数、细化目标、分类施策,健全完善支持政策。
在推进旧住房更新改造和既有多层加装电梯工作上,按照“能加尽加、愿加快加”原则,创新群众工作方法,搭建社区协商平台,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和信用体系,提升加装电梯日常运行维护和管理服务水平,促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向好、向快”发展,全年完成电梯加装不少于1000台。
此外,着力对未修缮过的老旧小区开展全覆盖修缮,逐步对已修缮过的老旧小区和城市重要节点、重点建筑进行周期性修缮。推进旧住房成套改造,开展保留保护建筑修缮,强化资源整合利用力度,全年实施1000万平方米旧住房更新改造。
在“城中村”改造上,上海今年将新启动5个项目。同时,加强涉农资源整合,深化银企合作和金融支持试点方案的示范引领作用,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工作计划完成1.27万户以上农民签约。推进村内路桥建设,探索建立长效管养机制,计划完成400公里严重破损道路、300座有安全隐患桥梁的改造。